详细说明
端砚(duān yàn)坑口众多,历史悠久。但自2000年开始,所有坑口因禁采而停止开采。端砚砚石主要有五个产地:1、端溪东侧斧柯山西麓一带,有老坑、坑仔、麻子坑、冚罗蕉、朝天岩等。2、羚羊峡北岸,与老坑一江之隔的白线岩等。3、北岭山一带,有宋坑、梅花坑。4、小湘峡一带,绿端。5、斧柯山东麓,沙浦镇一带,沙浦诸坑(又称“斧柯东”)。
端砚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更是不少人心头之结。端砚不但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近年已所有名坑都已“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所有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宋坑等端砚身价日升,这些原料已经越来越珍贵。端砚之所以封坑,是因坑道闭塞、塌方和政府保护而封坑停采,砚资源越来越少了,现在销售的都是以前开采的砚石,卖一块就少一块了,故端砚之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升值潜力越来越大。民间做工很多品味不高,甚至俗不可耐,即使有方难得的好石,被庸工俗手一雕,是为废品。令人痛恨不己,既爱其石,又实难接受收藏使用,此其二。因此,不少人孜孜以求,却难有佳遇,是为心结。
上海誉宝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誉宝原名“誉宝斋”,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
前人取“以文会友,誉名为宝”之意,设誉宝斋字号,从此以后,“誉名为宝”寓意和包含了这家老店的传统精神。
1952年,誉宝斋转为国营,并逐渐由一个百年老店转型为集书画经营、木版水印、拍卖、出版、教育等于一体,
具有相当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综合文化企业。“誉宝斋”三个字已经成为聚集人气、激励精神的民族企业商标,
驰名中外的着名品牌。“誉名为宝”理念的本质是对品牌的苦心经营和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人气”是誉宝斋的兴达之本,多年来誉宝斋被视为“书画家之家”,往来文化鸿儒、丹青巨擘素与誉宝斋笃诚交往并留下许多艺坛佳话。
誉宝斋与上海颇有渊源,1931年誉宝斋在香港皇后大道,彼时生意兴隆,名噪一方。
2010年秋,誉宝(上海)拍卖有限公司正式落户上海。这是誉宝斋作为中央直属企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弘扬中华文化,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觉行为,是企业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战略举措。
入沪以来,誉宝斋(上海)凭借悠久的文化积淀和品牌号召力,得到了广大藏家的大力支持与信任,
2010年10月首场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便以逾3亿的成交价改写了上海地区单场艺术品拍卖最高成交记录。
展望未来,誉宝斋(上海)将继续秉承“来源最可靠,自律最严格”的经营原则,奉行“诚信为本,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
同时吸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精髓,扬长避短,脚踏实地,为艺术品收藏投资的持续繁荣,为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长风破浪会有时”,誉宝斋(上海)这艘文化巨轮已然扬帆起航!
(请注明联系人及电话并及时通知)凡属收藏精品,均可安排国家级权威专家免费鉴定,出具证书,并作重点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