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企业的任务是发展,而发展又必须靠凝聚。凝聚力是促进企业发展、战胜困难的根本保证,反之人心焕散,资源闲置,企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始终将上海宝冶陈明董事长在听取该公司工作汇报时强调的“不能不干,不能不快干,再创上海宝冶新辉煌”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发展动力,进一步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持续创造一个用事业凝聚人,用机制留住人,用真情温暖人的良好人文环境,保持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 加快发展,用企业的共同愿景凝聚人
从短期看,一个企业要有一个工作目标;从长期看,企业要有一个使全体员工共同为之奋斗的发展蓝图。无论是短期目标,还是长期规划,都必须要让员工看到企业及个人的希望。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目标的达到,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因此,公司在目标策划中考虑到“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服务商,更好地为上海宝冶托付的各项重大任务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撑,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实现同时的员工既得利益,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个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一)谋划发展,是企业共同愿景凝聚人的决定因素
党政领导班子是把关企业发展方向的决定者,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引导者,是为上海宝冶托付重大任务提供技术支撑的核心者,更是广大职工精神动力的激发者和物质生活的保障者。以包朝亮同志为核心的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根据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谋划发展中,着重提高团队的六项谋划发展的能力:一是将科学发展观“落脚”到上海宝冶陈明董事长“不能不干,不能不快干,再创上海宝冶新辉煌”重要讲话的企业具体发展实践之中,从而指导企业保持持续发展、谋划市场;二是谋划公司发展的战略思维能力;三是着重提高自主创新活动的能力;四是着重提高为上海宝冶托付重大任务提供技术支撑的组织实施能力;五是着重提高妥善协调和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重要问题的宏观驾御能力;六是着重提高协调各类矛盾,维护职工利益,营造和谐氛围的科学民主、依法治企的能力。
(二)坚定发展,是企业共同愿景凝聚人的主要因素
公司时刻意识到,最大责任就是要紧紧把握国家战略需求、业内同行发展变化及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态势,深刻理解上海宝冶陈明董事长“不能不干,不能不快干,再创上海宝冶新辉煌”重要讲话精神内涵,把稳企业持续发展方向,确立公司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整合专业力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大力铸造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支持体系与高效实用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在特色优势领域内积极争取和组织完成各项扩张和储备任务,实现重点产业的重点跨越提升和大规模拓展,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将公司打造为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服务商。
在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公司凭借长期在国内外“高精尖”任务中形成的技术积累,坚定发展,在市场营销上实现新跨越。一是非钢市场份额不断增多,在巩固原有冶金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壮大了客户群体,非钢市场份额从05年之初的20%上升到了60%以上,成功跻身到了核电、风电、通信、石化、市政、船舶、造纸、海洋等非钢高难技术领域。二是区域化经营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东至江苏,南至广东,西至新疆,北至山东,中至安徽,均有公司的项目部。三是涉足上海世博轴“阳光谷”和人行天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观景平台等标志性有影响力的“高、难、精、尖”工程技术项目。被上海市指定为“迎世博600天”外墙立面检测的六家检测机构之一。成为与芬兰科尼、英国多门朗、德国康明斯等国际知名机构的合作伙伴。多专业集成的特种设备检修、精密装备制造、特种工程、工程检测、新型建材等产业在开拓新市场领域中显示出强劲的综合实力。
(三)把控发展,是企业共同愿景凝聚人的保证
面对越来越繁重的自主创新、市场开拓和生产任务等具体实施运作过程中,不断显现的发展问题,以包朝亮同志为核心的公司党政领导班子,从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长期发展能力出发,用智慧和毅力,在专业发展方向、经营策划、支撑平台、人力资源、成果转化、体制机制等方面,把控发展,积极探索,自主适时调整,优化组合人才队伍等资源配置以及发展思维引导等各项优势,适应动态变幻的市场。
如,在三门核电站开展了核岛底座灌浆料销售和高压灌浆特种施工;与全球风电领域一流企业VESTAS、镔翎机械成功开展风机制造业务,开发了风电螺栓、筒体等检测项目;安庆炼油厂、安庆石化球罐管道在役检测全面铺开;完成了上海市天然气管道监测、青草沙取水工程检测、成功实施了浙江省重点工程舟山大陆引水二期工程检测;与中远川崎船厂、江苏理文造纸厂合作升级;与天津蓝海开拓海洋领域检测业务。新增的“红外线检测”技术,在世博外墙、磁悬浮车站屋顶广告牌、杭州火炬大厦外墙饰面等检测项目上大量应用;“应力测试与安全监测”技术在深圳大运会、上海水压机等项目中成功实施;与海外装备制造企业合作,开展了设备钢结构制作项目。在东海大桥风电、美国草原洲电厂、京沪高铁、虹桥枢纽等国家重点、海内外有重大影响力、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卓越成绩。网络营销取得了新突破,在完善网络,推广强化电子商务的基础上,相继在“中国房屋检测网”和“中国钢结构检测网”等2个国家级专业网站上进行专业能力的宣传。在“校安工程”项目中,与同济大学、房科院等单位同台竞技。在上海宝山区三门路555弄爆炸后房屋完损检测项目中,充分显示了公司灾后检测实力,上海市建交委徐建群秘书长亲临现场考察时,给予了公司高度评价。参与了多起司法鉴定项目。等等。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在业内占据领先地位,“宝冶工程技术”番号享誉各方市场。
良好的发展前景不但牢牢地凝聚着人心,而且营造了各类人才、各专业“百舸争流”的工作氛围,这种无形的凝聚力正是公司力量和信心之所在,是事业成功的希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