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瓷器特点 上海市场行情 如何估价

名称:龙泉窑瓷器特点 上海市场行情 如何估价

供应商:上海誉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个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08号3楼

手机:13916102713

联系人:谢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55895522

更新时间:2013-11-21

发布者IP:180.154.153.218

详细说明

  明代龙泉青瓷走向衰弱,器物胎体厚重,制作粗糙,胎色为灰黄,釉层厚,透明度高,釉表光泽强,釉色有青灰、茶叶末、灰黄等几种,装饰以釉下刻花为主,亦有模印人物故事的装饰方法。

  宋代龙泉青瓷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其青瓷的釉色与质地之美,亦如巧夺天工的人造美玉,全世人为之倾倒。

  那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龙泉窑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呢?朱伯谦先生在《龙泉窑青瓷》一书中曾将龙泉窑的发展归纳为开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魏晋和五代十国是开创时期,瓷窑少,生产时断时续,处于就地销售断断续续的生产阶段;北宋至南宋前期是发展期,瓷窑发展快,逐渐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南末后期至元代是鼎盛期,瓷窑迅速发展,青瓷质量大大提高,产品畅销国内外广大市场;明清是衰落期,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龙泉窑处境艰难,瓷窑不断地倒闭减少,至清代晚期结束。如果说这四个阶段勾勒出了龙泉窑发展历史的整个脉络,那么,龙泉窑发展史上的三次辉煌期则是连贯发展脉络的重点和要点。

  开创年代

  至今通常的说法是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 有说始于五代或者宋代的。在古文献中,关于龙泉窑的开创年代的记载极少,目前所见最早的记载是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年( 1133)庄绰的《鸡肋编》 “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需索,龙泉青瓷益加工巧。”庄绰曾在包括浙江在内的南北各地郡县做官,交游甚广,见闻颇丰。他在上述文中清楚地描述了处州龙泉县是五代吴越钱氏所贡青瓷的产地。“宣和中”,龙泉窑已成为朝廷青睐的宫廷用瓷生产窑场。正因为朝廷向其订烧青瓷,使得“龙泉青瓷益加工巧”。过去,许多学者在引用此条文献时并不认可“五代秘色瓷出龙泉”的观点。然而,在乾隆二十七年( 1762)修的《龙泉县志·大事记》中又提到“五代贞明五年( 919年)龙泉金村、刘田等地制瓷作坊已具规模”,这说明在有限的古文献中,至少有两处提到了五代以前,龙泉就已经开始烧造瓷器的事实

  上海誉宝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征集範圍:曆代瓷器、各朝名家字畫、翡翠玉器、竹木牙雕、當代藝術品等;

  精品陶瓷:曆代窯口精品陶器、瓷器,各代精品官窯器等;翡翠玉器:明清和田玉,A級翡翠爲上.

  要求玉質佳、雕工精。高古玉、明清玉、新玉(以和田玉爲主,玉質潤、透、白,雕工要好);

  名家字畫:曆代名家書畫,油畫、水粉畫、古代字畫、近現代字畫、古籍善本等;

  雜項古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寶、田黃石、雞血石、古錢幣,金銀器,青銅器、木器等精品;

  上海誉宝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是目前上海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拍卖公司之一。主营业务有古董及艺术品的拍卖、鉴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