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青花瓷器的特征及鉴定方法

名称:历代青花瓷器的特征及鉴定方法

供应商:上海觅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5/10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129号华侨大厦24楼

手机:15214378002

联系人:曹兴红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58986109

更新时间:2014-02-22

发布者IP:140.207.100.122

详细说明

  元、明、清瓷造型的基本特点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很多同类的器皿乍看外表极为相似,仔细观察这三个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而清代以后制品由于旋削细致,此种接痕多不明显。如此所谓一线之差,往往在断代辨伪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又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特别是永乐造型,无论大小盘、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内墙向外稍撇,较外墙约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其他如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盘、碗底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跳刀”),而在官窑瓷器中则极为少见。至于康熙大盘有些是双圈底,民窑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纹”,也是当时造型上比较常见的特征。文物工作者在鉴别新旧真伪时每以这些作为一部分依据。

  有些时代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于纹饰画法和胎釉原料前后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区分。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绘三层纹饰,碗外绘四层纹饰,而且乍看胎釉也大致相象,都是撇口圈足。然而如仔细加以对比,便会发现他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碗腹下部收敛程度有所不同,即永乐碗腹较丰满,宣德碗腹微削。雍正时期所仿的成化青花撇口碗,也是在造型上存在着碗腹微削的缺点。

  上海觅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国得拍卖有限公司)聚焦中国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良好品牌形象的名人和企业作为会员服务群体,整合国内外高端实用的收藏及商业资源,邀请各领域极具代表性的收藏家、企业家 、政治家、投资家、银行家、大学者等深度参与联盟活动。通过培训、国内主题沙龙、游学访问、展览交易等系列活动,为每一位会员提供商务交流、人脉搭建、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

  上海觅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国得拍卖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筹备,2012年9月正式发起,由名家名人、 企业联合发起;联盟致力于站在整体助推中国收藏的高度,传播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搭建中国收藏传承传缔、展览展示与交易对接的平台,通过平台整合资源建立中国收藏交易孵化器从而实现中国收藏的真正国际化、健康化发展。

  征集范围:

  精品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名家字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杂项清玩: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好。

  上海国得拍卖有限公司——2014年迎春拍卖会古董艺术品火爆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