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匏器,又名葫芦器,是明末出现的一种特殊工艺品,为明末太监徐九公所首创,一直受到宫廷的重视。清初在丰泽园内大量种植,数量可观。这些匏器以清代康熙年间的制品最为有名,有杯、盘、碗、壶。瓶、笔筒、鼻烟壶、蝈蝈笼等器具。其制作方法是葫芦在幼果时,用各种形状并刻有各式花纹的模具将幼果夹紧包套起来,待其自然长成后再经裁割,涂黑漆里,镶象牙、玳瑁等口,即成为有纹饰的器具。这些作品不用雕刻,纹饰清朗,是清代宫中一绝,成为别具一格的工艺新品种。
经过加工之后,不仅葫芦的表面可以产生繁复的图案,而且可以改变葫芦的形态。葫芦制成的工艺品数以百计,碗、盆、瓶、壶、盂、盒、罐、炉等,可作日用品、装药、盛烟和饲虫,也可作单纯的观赏摆件。葫芦工艺品的制作手法很多,主要有刀刻、针刻、绳扎、范制、火画和押花等。
现向全国征集:书画,瓷器,玉器,杂项等。 佰利(澳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所征集拍品将在澳门本土拍卖,也可做私下交易,不做高价前期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