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在明朝田黄石被称为“黄石”,未被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至明末才引起当地名流的注意。据施鸿宝《闽杂记》记载:“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一边,曹节憨公见而赏之,遂著于时。”田黄石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身价陡增是进入清朝的事。
自清朝统治入关,灭了明王朝以后,建立了清朝政权,为了巩固其统治,清政府一方面镇压反清力量,另一面大力恢复经济,并在全国采取了以汉文化为特征的一系列文化统治措施,利用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历史人物、各地有文化背景的物产,与上天联系起来,与朝廷统治者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达到统治人心的目的。如康熙皇帝梦与关羽对话的故事轰动全国,并下旨在关羽的原籍山西解州按皇宫规格修建关帝庙,一时关帝庙遍布全国。这一举动,利用了人们崇尚正统的心理,大大削减了人们的反清心态。田黄石就是在这种政治措施逐步完善的形势下交上了好运,被尊为“石帝”、“石中王”的。乾隆皇帝梦见玉皇大帝赐他田黄石,并赐书“福、寿、田”三字,元旦以田黄祭天的故事,在文人达贵中流为美谈,以福建寿山所产的田黄石,喻上天所赐“多福多寿,王土广袤”,意味着大清江山为上天所赐,以宣扬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全国臣民必须忠于大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意识。为此,乾隆皇帝大量收藏田黄石,多用田黄石治以印章。有名的“三希堂”、“长春书屋”印和以一块田黄石镌成的“惟一精惟”白文方印、“乐天”朱文圆印、“乾隆宸翰”朱文方印的三连章都是乾隆皇帝以田黄石制的印章,现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样一来,朝野上下竟相购以田黄石制印,以炫身份,或为祈福、祈寿、祈田(田喻土地、喻产业)而收藏田黄石。或以田黄石制印。为此,田黄石的身价,一发而不可收拾。有郑洛英《无题》诗可证:“别有连城价,此石名田黄”。
藏品鉴定:
实物鉴定:藏品名称、藏品的断代、藏品的描述与解说、藏品市场参考价;
书面鉴定:
内容:对藏品出具书面鉴定证书,鉴定证书须对藏品的名称、年代、规格、描述做出详细阐述。证书必须附有该藏品图片,由鉴定家签字并盖有委托鉴定机构公章;
物理检测:
内容:根据藏品所采集的样本,送到北京中博文物鉴定中心、北京收藏家协会做科学化验、分析,断定年代,并出具附有照片及盖有鉴定机构公章的书面检测报告。 (注:* 北京中博文物检测
鉴定中心华东区检测报告采集取样点?
地铁7号线长寿路站5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