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豆杉还有更宽广的应用前景
毫无疑问红豆杉还有更宽广的应用前景。最近,紫杉醇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红豆杉中还可以另外提取的三尖杉宁碱配合地塞米松对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也已在临床应用。小剂量紫杉醇注射,用于类风湿病治疗,已进入临床试验,其药理在于改进人体免疫功能。用红豆杉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红豆杉给我们的惊喜还远远不止这些。科学家们在近些年的研究中不断地发现了红豆杉植物体中新的药用成分,仅紫杉烷类就达到了200种以上。最新分离到的4个非紫杉烷二萜化合物美丽红豆杉素A、B、C及BREVETAXIN,均具有抗癌活性的新骨架,有很好的研究前景。而其它的一些红豆杉药物活性成分,如三萜、高帖类化合物、黄铜类化合物、苯丙素化合物等都有良好的研究前景,使红豆杉变成多用途、高含量、可多次提取的珍贵原料。
紫杉醇类药物的治疗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中,如类风湿、特应性湿疹、糖尿病、牛皮癣、心血管病等。民间流传的红豆杉消炎、保健、出脚臭、润肌肤等疗效也不断得到科学的验证。对红豆杉深入研究和探索,将会使其有效药用成分扩大,药效提高,适应病症扩大,价格下降,使用者增多,需求量激增。
可以肯定地说,紫杉类药物仍将是世界上疗效最好,销售量最大的广谱抗癌药物,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工种植的红豆杉原料仍会供不应求。
2、种植红豆杉的深远意义
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历史,是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我国1999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也将其列入附录。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中国、英国、俄罗斯、韩国等红豆杉产地国相继开展了从红豆杉中提取活性二萜类化合物——紫杉醇等多种化学成份的研究,紫杉醇药物制剂被认为是癌症晚期的最后一道防线。
为发挥这一珍贵树种的作用,只能是人工繁殖造林,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一定规模,进行科学开发利用。
3、红豆杉供不应求
到目前为止,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仍是世界上销售量最高的抗癌一线药物,全球销售额以年均5亿美圆的速度在增长。中国的紫杉醇临床应用,则占据了抗总瘤药物30%的市场份额。而紫杉醇新剂型的推出、新作用的发现、新组分的开发已经带给全世界一个巨大的惊喜。
4、加大红豆杉的供应量是行业内多年来的第一难题
答:由于植物本身在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的原因,造成繁殖困难,生活能力很低。南方红豆杉休眠期长达12—15个月,种子成熟时,假种皮红色、微甜,易遭鸟类危害。雌雄异株且搭配不合理,不利于结实;结实大小年现象明显,多年结实一次,一般年限种子缺口很大。种子落地后,还需要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才能发芽长出幼苗;幼树在光照条件太差的情况,也很难迅速生长。因此,大量种植所需的幼苗繁殖是一个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这个行业内多年来的第一难题。
5、云南是中国的红豆杉大省
云南省是中国的红豆杉大省,天然红豆杉资源面积12.67万公顷,占全国总量的95.10%,现存天然红豆杉338.37万株,占全国总量的95.49%,红豆杉木材蓄积量68.6万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94.74%。但是,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些珍贵的野生资源是绝对禁止市场开发的。
6、国家林业部门对种植红豆杉的政策
在积极保护天然红豆杉资源的基础上,国家林业产业发展政策鼓励集体和个人投资者开展红豆杉的人工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提倡保护与开发并举。国家林业局明确指出:“红豆杉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兼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极高的经济价值,国家支持在适当范围内大力营造红豆杉林,社会各界以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合作等多种经营形式参与营造绿化事业,应予以提倡和鼓励。”
7、红豆杉适应的气候
红豆杉在-25℃至40℃的气温条件下都能存活生长。年降水量619.9—1463毫米,年蒸发量1577—200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3%--79%都可以。从有记载的水分条件变化情况来看,湿润气候、半湿润气候,甚至半干旱气候红豆杉都能适应。
8、红豆杉培育过程中的光照问题
答:红豆杉幼龄期耐荫蔽,成长后喜光照。在我们成功的四年人工种植体验中,明显地反映出这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在南向坡全光照条件下栽培的红豆杉,幼龄期生长会差一些,冬春有枯梢、叶黄现象,除水分、土壤肥力因素外,年日照2200小时强光照,在幼苗期的影响明显。
而在西南坡、西坡、西北坡、北坡、东北坡或有局部荫蔽条件的红豆杉幼苗,却生长旺盛。原因是年日照减少到1500小时左右,而且冬春多积雾,减弱直射光的影响。最有效的做法是第一年内除草应保留部份可遮阴幼苗的植物,第二年受光能力就强多了。
9、关于红豆杉的立枯丝核病
这种病害的病原物属真菌半知菌亚门,无孢子,丝核属。营养体为分支繁茂的有隔菌丝体。立枯丝核病能产生厚坦孢子,不产生其他无性孢子,菌丝体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形成菌核,而最重要的病原菌是引起作物枯病的立枯丝核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或病残组织上生存,靠菌丝体生长蔓延为害。在未经消毒的园土中培育幼苗容易发病。土壤高温有利于病害的发展。此病害在6~7月发生最严重。
它会以含有病原物的水、土、病残体为主要传播体,劳动工具和劳动作业刮伤也极易被感染。此病原菌传染极强,传染以点向外扩展。
植株主要表现为萎蔫状。立枯丝病是病原物侵染植物根的维管来组织破坏,使植物发生供水不足,出现青枯。植株根茎处变褐腐烂,病部可见蛛丝状菌丝。表现为索状物,患病植株的根部表面产生白色菌丝索,即真菌的根状菌索。
如果发现病害,首先应及时消除病株,对该地块用石灰消毒处理。然后,在周边区域实施药剂防治:75%多菌灵500~800倍加75%百菌清500~1000倍混施,进行喷雾防治;75%敌克松500~1000倍灌根或喷雾。对于大面积发生的情况,用75%敌克松拌细土1;20撒施,防止此病原菌对药剂产生抗药性,对药剂施用时,三次为一疗程,换另一药剂,一般7天施用一次。
10、关于红豆杉的腐霉病
该病原属真菌鞭毛菌亚门,营养体多数为无隔菌丝体,少数为原质团,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孢子囊球状,萌发时产生泡囊;原生质转入泡囊内形成流动孢子,藏卵器内含一个卵孢子。此菌能在冷湿环境中浸染危害,也能在天气炎热潮湿时猖獗流行。当高温、高湿时,它的发病率高。此病5~8月发病最严重。土壤含氮量高,可加重此病的发生。
植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根茎腐烂。此病在植株根、茎上都有发生,属于软腐中的根腐和茎腐,地上部份枯死而不倒状,也称为立枯。一般表现为霉状物,但在病部很难发现霉状物。
土壤和病残体中的卵孢子是最重要的初侵染源,人工作时的工具和人携带病原物极易传染。此病在南方红豆杉上表现为零星状分布。
可以用甲霜灵锰锌加75%百菌清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混入一些微量元素,以增加植株本身的抗病性。针对病情可逐渐增加药剂量。一般7~15天喷施一次,病情严重时可缩短至4~5天一次。
11、立枯丝核病和腐霉病的区别
答:外观诊断上,立枯丝核病表现青枯属萎蔫的一种,就是叶片脱水,叶片含叶绿素;病株从侵染到显现时间很短。腐霉则显现为立枯;地上部份是慢慢失水黄化枯死,且主根病斑是水渍状小斑点,表面软腐;侧根发病后褐变而腐烂。而立枯丝核病在主根和侧根上有明显的白色索状物,而且布满病株的茎和根。
病原物内部结构看,腐霉病营养体的菌丝体是无隔的,而立枯丝核病营养体的菌丝体是有隔的白色索状物。立枯丝核菌有性繁殖产生坦孢子,腐霉病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
12、怎样防治蛴螬
生物防治法可利用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夜间诱杀;幼虫可根据它的粪食性,堆积粪土吸引成虫产卵;化成幼虫后,翻土人工杀死或让家禽取食。
药物防治法可用地虫杀净或10%地虫克拌细土1:30倍撒施防治,由于蛴螬危害有聚集性,可把危害范围开沟施药隔离,再用甲胺磷或40%乐果1000~1500倍灌根防治。
13、红豆杉被称为健康长寿树
1965年11月,美国探险家詹森•威廉夫妇到阿拉斯加东部沿海岸探险。他们发现有一个村落里居然有100多位百岁以上的老人,最长者竟有112岁高寿。这一情况传回美国后,众多科学家蜂拥而至,展开研究。
大家看到,除了周边空气清新、洁净,居民世代饮用山涧泉水富含矿物质外,村子四周遍布生长了大片茂密的野生红豆杉。经进一步研究证实,原来红豆杉可以释放出一种有氧气体,不但可以净化空气,消炎杀菌,而且被人体吸入后,可以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2006年,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检测报告表明,红豆杉净化空气效果明显,健康长寿树果然名不虚传。通过对比一个有无红豆杉的环境检测表明,有红豆杉的存在后,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的净化率分别为31.8%、49.0%、22.22%,空气中的总挥发性有机物的净化率更是达到65.1%,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因此,在各种适宜种植或摆放红豆杉的环境中多多种植红豆杉,可以调节温度、湿度,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并有良好的吸隔音作用,吸收辐射热和隔热功能。其大量释放的氧离子,被人体吸收后,可以舒缓神经,清新头脑,大大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14、红豆杉可以作为绿化观赏树
红豆杉是最好的绿化树种,在欧美国家都使用了一百年以上了。华盛顿白宫、纽约联合国总部、伦敦白金汉宫、巴黎卢浮宫、维也纳美泉宫都大量使用红豆杉进行各种造型的绿化。我们的北京中南海在今年也开始引入红豆杉进行绿化种植了。
红豆杉属杉科,耐严寒,喜湿热,与松柏一样四季常青,干形挺拔,翠绿秀雅,树姿刚劲奇特,而且树龄寿命极长,生命力十分顽强,被称为长寿树,视为吉祥、长寿、华贵、高雅的象征。
红豆杉因四季常绿,树冠优美,到深秋季节带红色假皮的种子挂满枝头,点缀于绿叶之中,尽显风雅。非常适宜公园、机关、小区、庭院、别墅等造园布景之用,或单株傲立,或错落相拥,或排列造型均尽显清新华丽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