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宁夏西海固地区西吉县地处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要冲,自汉代以来,中西通商,旅人频繁。
作为商品交换的主要媒介物,该县发现的古钱币分布广泛、种类丰富。
西吉县古钱币博物馆的钱币收藏起步于1984年的全县文物普查,藏品达20万枚(件),陈列展品3500余枚(件),其中不少为罕见的珍品。
近日,当记者来到博物馆采访时却发现,由于缺少资金、设备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一些出土的古钱币已经遭受严重氧化、风化和侵蚀,还有超过2吨的古钱币身份之谜等待破解。
“古钱币拣选分类之后的保护也是一大难题。”
西吉县古钱币博物馆馆长摆小龙说,“对一枚古钱币进行保护处理需80至100元。
博物馆如此多古钱币如果全部处理,成本过高,肯定不现实。
比较合理的是挑选一部分价值比较高、保存比较完整的古钱币进行保护处理。特别珍贵的古钱币最好能真空保存。”
古钱币指古代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中国钱币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北方的秦国独用环币,其形制取象于纺轮或玉壁演化而来。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 蚁鼻钱
两种。战国时期即较早铸行的是圆形圆孔,后秦惠文王,秦始皇铸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
南方楚国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铜贝钱文“ ”形似鬼脸,为“贝化”二字组合。蚁鼻喻小,意即小钱。楚国有文铜贝铸币俗称“鬼脸钱”、“蚁鼻钱”。楚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称量货币,是战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四大货币体系分别由刀、铲、纺轮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当时各地征战、渔猎、制陶,纺织与贸易往来等经济生活地区特色与社会风貌。同时形成四大货币区也是诸侯割据的产物。随经济与商品交易发展。各国货币互相流通,要求并相应促进币制出现统一与标准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