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隆盛有知名专家老师鉴定陆俨少字画

名称:广州隆盛有知名专家老师鉴定陆俨少字画

供应商:广州隆盛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价格:888888.00元/1

最小起订量:1/1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A座4楼418室

手机:15920147167

联系人:汪贝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59545187

更新时间:2013-10-25

发布者IP:116.226.77.9

详细说明

  俨少先生去世近十年了。25年前笔者开始接触他的情景,依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那是1978年秋,我在南京博物院工作,他自上海来南京,住汤山八三医院,其时南博有“明四家”和“清六家”的画展,他数次搭车前来,皆由我陪着观览,看后便在办公室小坐,或谈论展览作品,或拈笔为我示范。他说,他不理解现在许多画家对古画展览的漠视,而他每看一次展览总有新的收获的。他还说,对古人也要分析,不是一概都好。就明清十家展而言,是后胜于前了。他的这些行动和言语,淡淡的,似乎很平常,却反映了年届古稀的他,对于传统艺术的热情追求和冷静分析。热是情感,冷是理智。这“热”、“冷”二字,大约正是造就先生艺术大成的关键吧!

  俨少先生在1990年写的《学画微言》中提出:“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画外功夫占了七分,这正合了中国文人画的前提,首先要做一个文人。先生说:“第一是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变化作者的气质,气质的好坏,是关于学好画的第一要事。”又说:“中国画注重骨法用笔,亦即首先讲究笔的点画,一支毛笔,用好它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而写字是训练用笔的最好方法”。对于画家来说,这画外的七分功夫,终极都又服务于画的。

  关于先生的书法,他自己说:“所用功夫,不下于画。”(《学画微言》)他在年轻时临帖的基础上,着重于读帖。在兰亭之后,他的兴趣移到了杨凝式及宋四家诸帖。细细品味他的书法,总觉得很有画意,除了章法安排的自如洒落外,行笔间亦自有画的意趣。以书入画,以画入书,是历来造诣深厚的文人画家的共同点。俨少先生学到了杨风子的精神,又斟酌了苏、米,加上青年时学碑的基础,最终形成自己的书风。他既不同于古人,更不同于今人,兀自独立于书坛。大书家沙孟海先生为俨少先生画集作序中说:“书画皆第一流,古今不数数觏。”把他与赵孟、倪瓒、文徵明、董其昌、陈洪绶、八大山人、恽寿平、赵之谦、吴昌硕、潘天寿并列,这些人物无不是元、明、清和近代诗、书、画“三绝”,甚至开创一代画派,领风气之先的大宗师。画是俨少先生艺术的主体,下面将作详细的探计。

  香港拍卖市场也是一个乐土。香港拍卖市场那些好处不仅被内地拍卖企业所看重,同样也是亚洲乃至全球拍卖企业所看重,因此早在内地企业踏足香港前,此地已然是“烽烟四起”。其中为首的当属世界两大拍卖巨头蘇富比和佳士得。两家拍卖行在拍品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拍品来自全球,并拍往全球,而相同点则是拍卖亚洲艺术品,唯有的就是经营策略的不同,蘇富比更加追求拍品的最高价格。程寿康也曾表示:“在香港拍卖不能以量取胜,而要在大件上争夺。”拍品质量、背景挖掘和宣传推广上面投入更多,走精品路线,细化分类和追求历史性是蘇富比的一大特点。相对而言,佳士得则更追求市场的占有率,无论是拍品数量还是成交量都力争超过对方,在高端拍品的征集及推广宣传方面与蘇富比相比,略显欠缺。

  著名艺术品评估专家、拍卖师刘新惠透露:“多年的约定俗成,香港的拍卖市场一直很稳定,基本是蘇富比和佳士得之间的竞争。香港本土拍卖公司因投入不够,都是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加之没有专业的拍卖人才,蘇富比和佳士得留有的市场空间又很小,所以香港本土拍卖公司一直没有发展,致使香港中端市场空白。”

  这些过江龙纷纷地把香港的拍卖市场进行不同程度地“分割”,不仅盘活了整个香港市场,使其成为亚洲拍卖中心,而且也让更多的公司对于香港这块“肥肉”垂涎三尺。但是一个市场总有其发展的局限,当越来越多公司进入香港这个拍卖市场,不禁要问,这个市场的容量还有多少?

  香港藏品征集范围:

  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岭南名人书画、海派画家及当代书画精品;

  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为佳;

  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古典家俱、金银器等;

  文物鉴定专家的鼎力支持,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

  聚全球华商财力,定向委托搜天下资深藏家宝物。

  此次港拍应香港合作拍卖公司要求:1,藏品价值要求50万以上2,藏品挑选必须适合香港市场以高端收藏品为主。

  藏品一经挑选公司将进行全方位的包装,严格执行出入境手续,打火漆印保证藏品出入安全。

  征集单位: 广州隆盛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