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郎窑红,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而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历史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比较繁荣,制瓷工艺达到我国历史高峰。凡是明代已有的品种不仅都能烧造,而且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由于有一个在位60年的乾隆皇帝酷爱艺术,在他的倡导下郎红器比康熙更成熟和多有极精的产品问世。另有,乾隆时期郎红中的薄釉器,色如鸡血,称为“鸡血红”;釉层较厚,色彩深艳,犹如初凝的牛血,称为“牛血红”。郎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高温烧成。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因此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所以郎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
红釉瓷与郎窑红
中国清代景德镇窑红釉瓷。系因江西巡抚郎廷佐在景德镇监造瓷器而得名,另外还有豇豆红和霁红。 郎廷极是在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任职中烧制郎窑红的。郎窑一名最早见于刘廷玑《在园杂记》,书中载有"近复郎窑为贵,紫垣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比摹成、宣、黝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认"。紫垣为郎廷极的别号,他在任期间监督匠师模仿宣德、成化时期瓷器,能达到乱真的程度。
康熙郎窑红象耳扁瓶
特征
郎窑红是模仿明宣德时期宝石红釉特征烧制的。釉凝厚,玻璃感强,佳品呈鲜红色。传世品以瓶较多,常见的有观音瓶、棒棰瓶(棰口直颈者为硬棒棰,撇口圆肩者为软棒棰)、直颈扁腹瓶;盘碗也为数不少,有通体呈菊瓣形的。郎窑红器皿的口部多为白色,与宣德红釉瓷器的灯草口特征相似,器皿的底部有白色、米黄色者称为米汤底,浅绿色者称为苹果绿。郎窑红瓷器底部书写年款的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两种,但数量不多。
香港纵横国际大型秋季拍卖火热征集中
(中国·上海)
————————————————————————————
據悉,上海良好的收藏傳統和藝術品藏氛圍是公司在上海徵集精品的重點,此次香港纵横攜手佳士得香港國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大陸授權委託單位將面向全世界徵集:中國書畫、精品瓷器、古籍善本、金銀器、現代工藝品門類的拍賣,各門類均由資深專家現場坐鎮,有問題可與專家現場交流。如果作品符合上拍要求,將現場簽約。
拍賣主體:2013年 香港纵横國際藝術品拍賣會
拍賣時間:2013年 11月
徵集範圍:中國書畫、油畫、瓷器、玉器、翡翠、雕塑、紫砂、奇石、印章、牙雕、硯臺、金銀器、名錶、古籍善本、文房四寶、佛像、郵品、珠寶首飾、雜項珍品 現代工藝品。
送牌流程:凡欲拍送者,請將藏品圖片發送到電子郵箱,注明您的姓名、電話,所在區域,我們會在三天之內給您回覆。
上海主辦單位:
主辦方:香港纵横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公司竭誠為供拍和競買雙方提供優質的服務。歡迎屆時垂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