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钧窑瓷器的真伪鉴定,钧瓷是中国陶瓷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但是它很特别、很另类,在中国陶瓷史上也有着与众不同地位。 故宫博物院藏唐花瓷双系罐
东汉开始出现的瓷器,至唐代时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并以“南越北邢”两大窑口为代表。但无论是越窑青瓷还是邢窑白瓷,它们的釉色都是单一的,非青即白,无有例外。钧瓷则不同,它以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效果在瓷林独树一帜、卓尔不群。
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钧瓷入窑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色彩的,是一体素净。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这就是窑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原理就是釉料矿物在炉火高温下转化呈色的物理化学现象。好的窑变效果的形成所需要的因素非常复杂,它需要性能良好的窑炉、器物在窑中的最佳位置以及科学的烧成制度等因素的巧妙组合才能实现。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就是在人们对窑变现象有了相当认识和了解的今天,人们对窑变效果也不能完全掌握,往往是招之不来、不期而至,这也更增添了钧瓷艺术震撼人心的魅力。
钧瓷始于唐代。在神垕瓷区上白峪、下白峪村的唐窑遗址,出土了灰烬、匣钵片、瓷器残片等制陶瓷遗存。唐窑残片与众不同、自成风格。形成了以罐、盘、碗、钵之类俱多,釉色则以褐为主,上有不规则彩斑,有月白、乳白、天蓝等色,挥洒自然、有烟云变化之美盛,莹润典雅,耐人寻味。这就是唐花釉瓷。有人称之为“唐钧”,是不合适的,因为当时还没钧瓷这个名称,彩斑釉色也不是真正的窑变。不过,学术理论界一致认为,钧瓷窑变艺术是受唐花釉瓷的启发,逐渐发展而成。这种观点是成立的,唐花釉瓷产于神垕瓷区,年代早于钧瓷,两者彩斑复色釉有近似之处,而且和宋钧一样同属两液分相釉,唐花釉瓷应该是钧瓷窑变艺术的萌芽,是钧瓷的前期,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的钧瓷,钧瓷艺术至北宋才完善成熟。可以说,萌生于唐代的“花釉瓷”利用釉的流动,使它出现像窑变一样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淋漓酣畅,大胆泼辣,似有意,似无意,似有形,似无形。妙趣横生,变幻莫测,为后来的钧釉彩斑开启了先河。
2012年底,太古國際拍賣在在香港銅鑼灣成功舉辦了大型藝術品拍賣會,累積成交額近12億港幣,成交率達68%
。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有着多元且開放的人文文化,濃厚的艺术品收藏以及成熟的商業運作氛围。香港低稅率
是最具市場競爭力的因素;便捷的物流,與充足優質的買家資源,再加上香港擁有高端的配套設施,為藝術品交易服
務提供了優質的環境。依託太古集團的全球資源,太古國際拍賣將積極開發探索臺灣、新加坡、澳門以及歐洲拍賣市
場,將各地區優勢發揮到最大,以長遠的眼光與成熟的國際運作模式,創造新的優異成績。
香港太古國際拍賣目前在中國地區開展的業務包括古董古玩、近現代藝術品以及奢侈品的鑒定上拍,宣傳策劃,
展覽交易以及文物修復等各類藝術品的綜合服務,同時也承接境外(香港)資產以及慈善拍賣會、私人珍藏專場拍賣
會。2013年太古推出中國地區博物館計畫,為私人收藏家策劃成立私人藝術博物館;以及新藝術品計畫,策劃新門類
藝術品(新開發玉礦石)商業推廣運作;此外,還與中央美院,清華美院國內一線藝術院校等開展新藝術家作品交流
,為中國新一代藝術家推向國際市場進行市場運作以及包裝。
在文化藝術品收藏風潮之下,太古國際順應市場趨勢,為廣大收藏愛好者推出了一系列藝術品實物展出,藝術品
實物銷售,收藏品交流、鑒定活動,並積極開拓電商平臺,推出歐洲以及北美地區【19-20世紀中國藝術品專題】展
覽銷售活動。
【太古遺珍】2014香港春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征集
拍賣時間:2014年春季
徵集數量:500~800件
徵集對象:全球藝術品愛好者、收藏家、畫廊、拍賣公司、藝術品經紀人
徵集範圍:陶器、瓷器、玉器、金銀銅器、木器、中國字畫、油畫、珠寶、錢幣、竹木牙角雕、金石篆刻、雕塑
、工藝品、錢幣、文獻、郵品、票證、奇石標本、珠寶首飾、珍表、以及其他雜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