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著名陶瓷大家冯先铭先生主编的权威教材《中国陶瓷》(2001年修订本)第491页述:“在传世实物中,宣德釉里红瓷都是官窑器,以三鱼高足碗及三果高足碗为多见,但传世数量亦极有限。”对宣德釉里红瓷器所描述的多是小件碗碟盘之类,对于大件釉里红瓷器并无具体描述,而对宣德釉里红瓷罐,仅在碗盘之后缀以瓶罐之词而已。从考古学家的角度看,他是严谨的。他结论的依据是他当时所能了解的考古资料及存世的现状。这无可厚非,可以理解,并能受到尊重。冯先生倘若健在,此罐出现,定能为之欢欣鼓舞。
在《收藏》杂志2007年第2期《明宣德五彩与釉里红瓷器》一文中,李辉柄先生如是说:“釉里红瓷器在明洪武、永乐时期多呈色偏灰(暗红),真正精细的釉里红制作应该始于宣德……宣德时期的釉里红瓷器传世极少……”
据藏家介绍,他有着近30年的古董收藏经历,尤对釉里红瓷器挚爱情深。其中喜悦、懊恼之情愫,唯有寸心知。记者问及该器来历,藏家再三斟酌,说道,因事关明中期为宦的大家族声誉和尊严,实在无可奉告。并述其先祖因与现代史上世人皆知的一位大人物联姻,浮浮沉沉,个中滋味,自不待言。盛世华年,奉以天地。
——釉里红瓷器相关链接
釉里红是以铜红料在坯胎上描绘纹饰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花花纹的瓷器。釉里红与元青花制作工序大体相同,同为釉下彩,唯是色红、蓝各异。釉里红是瓷器中的名贵品种。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因此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釉里红、釉里红,十人烧造九人穷。”可见它的成品率多么困难。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稍过,铜离子即挥发逸出釉层,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褪色,造成了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
釉里红烧造在明洪武朝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对铜元素,在窑温上很难掌控。只有官窑才不惜成本烧造,一般民窑是没有这样的技术和经济实力的。宣德釉里红是在洪武永乐后进一步发展完善,进入了釉里红烧造的空前绝后高峰。其主要原因是宣德皇帝本身喜爱艺术,擅长书画,又好大喜功。在他的倡导下,艺术风气激荡而昂然,大大激发了制瓷业的创新发展。但这个时代的大件瓷器也多以器形装饰为主,且全釉里红的大件仅占少数,非高官显贵之家所能拥有。
明代朱姓以火德称帝,五行色为红,朱本身即为红,汉人又尚红。釉里红器更成了正统色彩。洪武二年,景德镇被定为官窑基地后,釉里红成了景德镇官窑的主要产品,并贯穿洪武朝始终。明永乐时期,烧造技术逐渐成熟,器物明显增多。宣德时,釉里红呈色娇艳欲滴,釉面油润晶莹,纹饰绘画趋向简约和灵动,达到了釉里红制作的巅峰。遗憾的是,目前存世的宣德釉里红器物多为碗盏碟盘瓶之类的小件,且有个别罐类现世,从没有见到过大件的。其中原由应成为考古收藏之谜。宣德以后,官窑釉里红因制作难、成本高已很少制作,而以低温红釉替代。明中后期官窑釉里红虽有个别存世,但与洪武釉里红的沉稳凝重,与永宣釉里红的华贵、庄重、秀美已不可同日而语。
因宣德器烧制完美,后世多有仿造,但与真品相比,还是大有区别。康熙仿品与宣德器相似,但造型稍显笨拙,线条也不如宣德器秀美。对古董敢兴趣的藏友需要鉴定,委托拍卖,展览展销,交流心得等。
现征集部分:瓷器,清三代瓷器,玉器,字画,翡翠,根雕,铜器,钱币,邮票等艺术收藏品。
只要你的藏品好。符合我们征选的要求你都可以跟我们合作。通过我们的平台让您的藏品合理成交。
的尺寸大小和藏品名称)
本人从事古玩多年,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
友情提示:古玩是个学问很深的境界,玩古玩就是要报好的心态,你我都希望藏品是真的,但是请你也能接
受藏品不能到代的事实。报着一个良好的心态。
2014年古玩鉴定,交流,委托拍卖,覆盖东南亚地区,专业的团队,国际性的平台。广州隆盛国际展览服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