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将各种颜色的珐琅附在铜胎或是紫铜胎上 景泰蓝-连年有余系列
,烧制而成的瑰丽多彩的工艺美术品。元朝时期疆土辽阔,与阿拉伯地区交往频繁,发明于西亚细亚的珐琅饰品便从当时传入我国。明景泰年间,由于政府的重视,珐琅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经过我国工匠的吸收和改进,成为独具特色的珐琅艺术——景泰蓝。 景泰蓝以紫铜作坯,以细薄的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纹,中充珐琅釉,造型端庄厚重,色彩对比鲜明,色釉宛如宝石般的晶莹深沉。富丽堂皇的外表,彰显出景泰蓝大气祥和、富贵典雅的气质,因而深受皇家贵族的喜爱。尤其到清朝时期,景泰蓝的制作达到了顶峰。康熙初年,清廷在武英殿附设的造办处中专设“珐琅作”,用以制造宫廷专用器皿。这时的制品不仅继承了明代景泰蓝豪华、古典、雅致的民族风格,而且镀金技术更为发展,器物表面多饰以珍贵宝石,镀金厚重光亮、宝石灿烂夺目,二者相得益彰,充分展示了皇家的富贵气派和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作为一种宫廷艺术,景泰蓝是明清宫中高贵的装饰艺术品,是皇室权力与地位的 景泰蓝-荷梦
象征。再加上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吸收了瓷器工艺,同时大量引进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是集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锤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过程,堪称集中国传统工艺之大成,因而自古便有“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之说。
瓷胎画珐琅,即珐琅彩瓷,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珐琅彩瓷的装饰工艺,即珐琅彩,也称为瓷胎画珐琅。
联系人 : 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