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清代道光朝(公元1821—1850年,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年号)前后共29年。此时,国外陶瓷市场已经消失。清政府割地赔款,国力衰微。道光皇帝素以俭朴著称,即位之初,首先裁减宫内脂粉费数百万两,对于瓷器也力求简朴,限制烧造,控制费用,有时入不敷出,无法支付御窑厂的正常开支,所以产量非常低,精品更是难得一见。
道光青花以鸦片战争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生产量较大,质量也较高;后期生产量较小,质量较差。
光时期官窑生产以粉彩瓷为主,青花瓷为次。道光官窑有不少仿康熙、乾隆朝的作品,即使是仿明代的作品,也具有康熙、乾隆朝的风格。
民窑青花以日用瓷为主,陈设瓷为次;以国内市场为主,海外市场为辅。
联系人 : 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