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元青花缺失山水题材

名称:为何元青花缺失山水题材

供应商:上海鸿年国际拍卖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5/件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97号世纪商务大厦511室

手机:15201928755

联系人:张女士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51787306

更新时间:2013-06-15

发布者IP:58.247.101.238

详细说明

  元青花在世界的行情越来越好,鬼谷子下山以2.3个亿的价钱征服了世界人名,热爱元青花的藏家们心里腾起了热血,沸腾了。

  首先,元青花生产的初衷主要是为外销或内销伊斯兰地区,伊斯兰文化是无法理解具有浓郁儒家和道家色彩的汉族文化的,因而山水也就不可能在中东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取得市场。而花鸟及其他具备共性美特征的优美图案题材才能得到普遍认可。另外,绘有人物画的元青花实际上都应是元末农民军控制时期的产物,因为人物题材是不见容于伊斯兰文化的,而其明显的反元复宋思想也是元统治者所绝不能容忍的。

  第二、内销元青花的山水题材不为蒙古统治者喜爱。早期的蒙元统治者对所有的瓷器都不感兴趣,逐渐地因众所周知的“元俗尚白”的原因,才有了枢府瓷的兴盛。青花瓷只能得到极少部分蒙古统治者的喜爱,而绘有山水的青花瓷与从辽阔草原中走出来的粗犷民族的审美情趣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更倾向于自然界的动植物题材,山水会使草原民族感到闭塞不开阔,从而导致厌烦情绪,而且他们也大都不能理解其文化内涵。

  第三、汉文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彩绘瓷的偏见和厌恶。元代虽为蒙古人统治,但在统治阶层里亦不乏有深厚汉文化素养的汉文人及高度汉化的少数民族。但他们却对彩绘瓷有着极大的偏见,这种偏见源于汉文人长期对瓷器玉器化的要求,认为彩绘会遮蔽釉面的玉质效果,倾向于素面无纹或本色瓷的刻划加工,并且因彩绘器在元以前一般是用于陪葬的,更增加了文人对其的厌恶之情,因而唐宋只有釉质粗劣的长沙窑和磁州窑普通民间窑系才使用彩绘装饰,并且不为文人们所记载。同样的道理,元青花亦不见诸于同时代任何文献,直到明初曹昭所著《格古要论》提到元末明初青花瓷时,仍保持着这种偏见,认为元青花为俗甚之物。

  第四、青花技法还没有解决绘制山水画的方法问题。将国画山水搬上瓷器并非易事,唐长沙窑和宋磁州窑虽均有极少量山水题材表现,但都差强人意。元代使用大笔拓涂法绘制青花瓷,只有浓淡两色,表现花鸟图案尚可,但如果用于绘制山水画则明显力不从心,实践证明,绘制青花山水瓷画必须有较纯熟的分水技法,因为山水画的层次感和肌理感远非大笔拓涂所能胜任。分水技法是在成化时期才开始初步形成,也仍只有两个色阶,至晚明时才能分出三种以上色阶,所以青花山水画迟至晚明才逐步形成。康熙青花山水瓷画之所以达到巅峰,也是和分水技法达到巅峰相一致的。 所以元青花的题材一般以花卉、鱼藻、翎毛走兽、龙凤、人物等为主。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致都是花卉、翎毛走兽、龙凤,后期出现了大量戏剧故事,画人物。 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愿意画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拿下江山之前,长时间驻扎于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的关注,人物纹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艺术品投资是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资产业项目(金融、房地产、艺术品投资)之一,这已经是世界投资者的共识。在全球经济危机动荡下,资产因股票、经济、政治等变化而贬值,经济学专家分析,艺术品作为最抗跌的投资产品,有其极具“长久性”的一面。艺术品投资属于中长线投资,由于艺术精品具有超地域的征服性和流通性,且具有不可取代之唯一性和限量性,随着社会经济上升和推广持续,需求将会远超所供,价格必然上升,其增值的功能最终超过金融及地产投资收益。

  上海鸿年紧跟时代潮流,整合于优化艺术品行业资源与服务,以领先同侪的经营理念、客户为至尊的服务宗旨,为全球的中国艺术收藏爱好者提供专业、优质、便捷的艺术品展览、销售与上拍服务,努力协助客户“让收藏精彩生活” 现在上海举办大型拍卖会,现拍品征集中。 要求精品瓷器、玉器、书画、杂项等,选中藏品可在我公司进行拍卖,有意送拍品者可将藏品发到本人电子邮箱中,以便初步筛选。

  或直接电话咨询征集范围:

  瓷器:民国之前的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以及珠山八友传世之作;

  玉器:翡翠玉器,玉器“润、透、白、”为佳;

  书画:古代或近代字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等书画作品;

  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金银器、及历代文房用品等;(请标明:藏品名称、尺寸, 重量,缺陷等情况。写明您个人联系电话号,如果通过初次图片筛选,以便电话回复。)

  名称: 上海鸿年拍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