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我们的一贯宗旨是:拍品严格把关,只有征集到好的拍品才有好的买家
专业水平高是基础;软硬件实力强是保障;细节才能决定全局的成败。
作为最早发展起来的吉安古村落,渼陂村的村民经济意识可谓“遥遥领先”。在别的村落则完全不同:开发不久的蜀口古村,采茶归来的村民肖美绣,会顺手抓一把自家炒的瓜子塞到游客手中;在钓源,为了支持古村搞旅游,村民段巧莲自家建在村口的老宅和土地全没了,却“没拿过林风眠的画拍卖村里一分钱”;在陂下,村民王宝珍浑然不知“农家乐”还要收费,“老房子不常住,你们想在那儿歇一宿,我给你们开门,这哪能要钱呐!”
渼陂村村委会副主任梁世新与专家交谈时,万变不离其林风眠的画拍卖宗:一个“钱”字。“渼陂开发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缺钱!”“古建筑保护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没钱!”“为什么村民愿意选你当村长?”“竞选时我说,会尽力增加大家的收入”……
对上述言论,中国民间文艺家研究所副所长王锦强颇为不满:“以前村民比现在更缺钱,为什么他们就能心甘情愿地好好保护古村呢?所以,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心!”说起江南古镇商业开发的成功,王锦强并不以为然:“那些是镇,镇是商业化的产物,本就靠经济头脑。而这里是村,村是有人情味的,是靠血缘维系的,是有宗族骄傲感的。”陶立璠也认为,古村的保护可以依靠宗族林风眠的画拍卖力量。鉴于“古村保护最有资格的不是学者,而是村落的开发者和继承人”,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树立村民的自豪感,让他们进行“不是政府强制,而是有‘文化自觉’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