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减少灌浆料坍落度损失的主要技术措施
由于引起灌浆料坍落度损失的原因各有不同,因而也应采取不同的措施。针对上述引起灌浆料坍落度损失的主要原因和各种因素的作用,可相应地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相适应的胶凝材料-外加剂体系
当胶凝材料与外加剂不适应时,应重新选择胶凝材料或者外加剂,使其能够相互匹配,共同工作。出现与胶凝材料不适应现象的减水剂一般是萘系高效减水剂和三聚氰胺高效减水剂,聚羚酸盐高效减水剂和一些接枝共聚物通常与胶凝材料有较好的适应性。
解决外加剂与胶凝材料不适应所引起的坍落度损失问题的另一个方法是采取后掺法。一般认为,在灌浆料加水拌合后5-50s掺入减水剂,坍落度损失较小。这是一种分开投料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在搅拌站使用是工艺上有一定的困难,我国的商品灌浆料中很少采用。
延缓胶凝材料水化通常有两种方法
1、调整胶凝材料系统不同的胶凝材料系统水化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矿物外加剂掺量较大的胶凝材料系统水化速度较慢,特别是粉煤灰等火山灰材料掺量较大时,对胶凝材料的水化速度影响较大。因此,如果胶凝材料水化较快的话,可以通过提高矿物外加剂的方法延缓胶凝材料的水化。同时,提高粉煤灰等火山灰材料的掺量也能改善灌浆料的保水性能,这也有助于减小灌浆料的坍落度损失。
2、采用缓凝剂许多研究表明,掺入混凝剂可以减小灌浆料的坍落度损失,而且不会带来生产工艺上的困难。因此,在我国的商品灌浆料搅拌站中较普遍的应用,在很多情况下也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掺入缓凝剂可以有效地控制胶凝材料的水化速度,从而达到控制灌浆料坍落度损失的目的。在商品灌浆料搅拌站常常要求外加剂厂提供缓凝型减水剂,实际上是将缓凝剂与减水剂混合在一个产品中,这就需要外加剂厂控制并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缓凝组分与减水组分的含量。
更新日期:20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