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威海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施工缝控制的5大应用
为在实际施工中有效控制施工缝的数量,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
1、检查机械设备,落实灌浆料供应量
在大体积灌浆料浇筑前,要检查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备用情况,要提前算准该次灌浆料浇筑的工程量,做好原材料和人力等资源充足,防止形成不必要的施工缝。
2、认真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要依据具体的工程环境和施工条件,采取必要的浇筑措施来阻止施工缝的形成。下面介绍两个怎样减少施工缝已达到预期效果的实例。
实例1:某培训中心工程22层,地下室设备口四周以防水灌浆料外墙,该结构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为防止灌浆料离析和提高捣实效果,经计算,采用逆时针循环浇筑方案,每层浇筑高度按500mm控制,上、下两层灌浆料浇筑的间隔时间按1.5h控制。
实例2:某商品房底层框架结构顶板工程,要求梁板灌浆料一次浇筑,因房间进深度大,施工时分为两个班,采用一条一条叠加的施工方案,每个班控制半个进深,每条按半个跨度控制,条与条叠合的时间间隔控制在2h以内。
3、泵送灌浆料的注意事项
泵送灌浆料对其坍落度有较严格的要求(坍落度超过200mm时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施工时要按规范要求认真检查,及时调控。因为泵送灌浆料经常会发生堵管现象,在条件具备时应采用两套平行的泵送系统,由两班同时施工。施工时,应搭设施工环行道,在输送管下要铺设不小于1.2m宽的木板,防止出现落地灰和浇注时踩踏钢筋。
4、柱头防水问题
限行行业标准要求,在基础施工时桩顶要深入底板(梁)结构内不小于50mm,但是,在浇注桩工程中灌浆料的强度等级一般为C20,由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大体积灌浆料结构中许多底板(梁)的灌浆料强度等级都高于C30,而桩顶灌浆料强度一般比较低,所以,在教条地认为任何桩的桩顶都要深入基础内50mm已不太科学,而应该用“将桩顶钢筋锚固于基础内”的要求来代替。
更新日期: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