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细沙回收机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当世界上第一颚式破碎机诞生于美国时,不久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颚式破碎机已经不能满足细沙回收机技术的需要,于是,在颚式破碎机的基础上,人们又设计出了反击式破碎机。
1924年,德国人首先研制出了细沙回收设备,那时的破碎机的结构类似于现代鼠笼型破碎机,因为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工作原理上分析,它都具备反击式破碎机的特点。由于物料需要反复冲击,细沙回收过程中可以自由无阻排料,但是由于受到给料力度和反击式破碎机的能力的限制,其机型渐渐的转化为了鼠笼型破碎机,应用于中硬一下的细碎。
伴随着破碎筛分破碎理论的日益完善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各样高性能的反击式破碎机也层出不穷,其结构具有独到之处。该转子为开盘型,后部的固定板镶嵌在凹槽中。打击板可以从侧面或固定板上方插入,用楔块固定。打击板融合了S型打击板和Q型打击板的优点,可以调一次头使用,提高了利用率。
同时为了增强细沙回收机的机动性还开发了轮胎式和履带式移动式的破碎站,其中轮式型的破碎机在美洲比较受欢迎,履带式在欧洲比较受欢迎。其实反击式破碎机在中国的发展比较晚,到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才真正拥有细沙回收机,所以说,我国的破碎筛分设备大都是50年代问世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国产的反击式破碎机局限于处理煤和石灰石之类中硬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