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1、成型机不出棒: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成型套磨损严重,推进器角度不符,原料水份过大.成型机正常工作时成型棒从套筒中均匀挤出,棒应是黑褐色的,硬度均匀,表面光滑,无裂纹,中心孔的表面亦光滑,排气顺畅。
2、亮面:棒的断面上有亮光,密度虽好但硬度不佳.这是头道螺旋初始处太陡的原因,应将其打磨得平滑一些。
3、表面裂纹:原料水分过大容易使棒体上产生横向裂纹,水分过小则多导致纵向裂纹的出现;此外,加热温度过高会使原料过度软化,从而引起供料不足,这也会导致裂纹的产生。一般解决供料不足的办法是适当加大螺旋直径,或打磨螺旋壁,增加螺旋之间的档距。
4、棒的中心处密度小或含有零散锯末:这是因为推进器轴尖根部直径的磨损,要补焊加粗.轴尖不正也会导致上述问题,需高温下将其校正。
5、反气:表现在生产中从下料口向外喷出气体,主要是由于供料不足;还可能是由于原料水分过大,加热温度不够等。
6、棒体的弯曲:原料水分过大。
7:“闷车”:原料中混入了颗粒较大且坚硬的杂质或加热温度偏低,前者需要停机拆卸,清除杂质;后者要继续加温软化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