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哪里可以买到朗德鹅?鹅肥肝怎样生产?怎样给鹅育肥?大种灰鹅苗现在多少钱一只?欢迎来花厅禽业 量大免费运输 品质绝对保障 品种绝对正宗 欢迎来实地订购
0~21日龄雏鹅的管理
(1)保温 温度对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必须给其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因此,保温是雏鹅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鹅育雏温度的基本要求见表10-3。
表10-3 雏鹅育雏温度
周龄1 234
温度(℃) 29~2727~2525~2222~19
育雏保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供温育雏,另一种为自温育雏。供温育雏适用于饲养肉用仔鹅数量较大的鹅场和农户,育雏室采用电热保姆伞、红外线灯泡或煤炉加热保温。 这些
保温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自温育雏在养鹅数量少时应用得较多,可以稻草、毯、棉絮及箩筐、木桶等为材料,设备简单,能节约能源,但工作繁琐,育雏效果不太理想,不适宜大群育雏。
育雏保温应执行下列原则:群小稍高,群大稍低;弱雏稍高,强雏稍低;夜间稍高,白天稍低;冷天、阴天稍高,热天、晴天稍低。育雏期间要防止温度突然变化。
雏鹅一般保温2~3周左右,保温期的长短,因品种、季节、地理位置不同而调整。保温结束时的脱温应非常慎重,要做到逐渐脱温,特别当气温突然下降时不要急于脱温而应适当 补温。
育雏温度是否合适,可以根据雏鹅的活动及表现来判断。温度低时,雏鹅靠近热源,集中成堆,挤在一起,缩成一团,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行动不安,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温度适宜时,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食欲旺盛。
(2)防湿
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不利的影响。育雏鹅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因此室内喂水时切勿外溢,要经常打扫卫生,垫料潮湿应及时清除,换上干净、干燥的新垫料,保持室内干燥。
(3)分群与防堆 雏鹅在开水、开食之前,应根据出雏时间的早迟和雏鹅的强弱,进行第一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开食后的第二天,可以根据雏鹅采食情 况,进行第二次分群,将那些不吃食,或吃食量很少的雏鹅,分出来另外喂食。经过育雏饲养,雏鹅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如不及时分群,则会造成生长发育不均匀或造成弱小雏鹅被挤死、压死、饿死的现象发生。因此,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群,及时拣出病雏淘汰。
一般每群以100~150只为宜,分群时还应注意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面积雏鹅饲养数为:1~5日龄20~25只,6~10日龄15~20只,11~15日龄12~15只,15日龄以后8~10只。
雏鹅喜欢聚集成群,如果温度低时更是如此,易出现压伤、压死现象,所以饲养人员要注意及时赶堆分散,尤其在天气寒冷的夜晚更应注意,应适当提高育雏室内温度。
(4)放牧与放水 雏鹅在10日龄以后,条件适宜即可放水和放牧。
(5)卫生防疫 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对提高雏鹅活力,保证鹅群健康十分重要,卫生防疫工作包括环境消毒和卫生,人员与用具等管理以及雏鹅的免疫与防病。雏鹅易发生的疾病有 小鹅瘟、禽出败、鹅球虫病等。
(七)22~70日龄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
这一阶段是肉鹅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时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也逐渐增加,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及抵抗力都较强。这一阶段鹅的觅食能力增强,消化道容积增大,采食量日益增加。为适应这些特点应加强仔鹅饲养管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为转入育肥期或为选留后备种鹅打下良好的基础。
22~70日龄仔鹅可采用全舍饲和放牧结合补饲两种方式,以后者较多见。
1.放牧饲养
(1)放牧时间 春秋季雏鹅到10日龄左右,气温暖和,天气晴朗时可在中午放牧,夏季时可提前到5~7日龄,刚开始时首次1小时左右,以后逐步延长,到30~40日龄可采用全天放牧,并尽量早出晚归。放牧时可结合放水时间15分钟逐渐延长到0.5~1小时,每天2~3次,再过渡到自由嬉水。
放牧时间的掌握原则是:天热时上午要早出早归,下午要晚出晚归;天冷时则上午晚出晚归,下午早出早归。
(2)放牧场地的选择 放牧场地要有丰富优质的鹅喜欢采食的牧草。鹅喜爱采食的草类很多,一般只要无毒、无刺激、无特殊气味的草都可供鹅采食。牧地要开阔,可划分成若干小区,有计划地轮牧。牧地附近应有湖泊、小河或池塘,给鹅有清洁的饮水和洗浴清洗羽毛的水源。牧地附近应有蔽荫休息的树林或蔽荫物(如搭临时荫棚)。农作物收割后的茬地也是极好的放牧场地。选择放牧场地时还应注意了解牧场附近的农田有否喷过农药,若使用过农药,一般要1周后才能在附近放牧。鹅群所走的道路应比较平坦。
(3)放牧时注意事项 ①放牧群一般以250~300只为宜,由2人放牧,放牧地开阔时可增至500只左右,甚至高达 1000只。由3~4人管理。②放牧时应注意观察采食情况,待大多数鹅吃到7~8成饱时应将鹅群赶入池塘或河中,让其自由饮水、洗浴。③防惊群,防止动物及有鲜艳颜色的物品、喇叭声的突然出现引起的惊群。④放牧时驱赶鹅群速度要慢,防止践踏致伤。⑤避免在夏天炎热的中午、大暴雨等恶劣天气放牧。
(4)放牧鹅的补饲 放牧场地条件好,有丰富的牧草和收割的遗谷可吃,采食的食物能满足生长的营养需要,则可不补饲或少补饲。放牧场地条件较差,牧草贫乏,又不在收获季节放牧,营养跟不上生长发育的需要,就要做好补饲工作。补饲时加喂青料和精料,每天加喂的数量及饲喂次数可根据体重增长和羽毛生长来决定。
补饲或利用稻麦收获季节放牧是广泛使用的一种育肥方法,此法应用时应特别注意饲养期的安排,一旦稻麦茬田结束,要及时出售,以免掉膘。
2.全舍饲饲养 全舍饲饲养,又称关棚饲养,采用专用鹅舍,应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养,日粮中代谢能11.7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8%,粗纤维6%,钙1.2%,磷0.8%。全舍饲鹅生长速度较快,但饲养成本较高。全舍饲法也是放牧鹅后期快速育肥的一种方法,舍饲育肥 时应喂给寡合碳水化合物的饲料,育肥期约1周。
规模养鹅:鹅舍的选址与构造
鹅场布局有讲究,要综合考虑,全面布置! 场址的选择首先要临近水源,水面尽量宽阔,水深1-2米,水质良好,离居民区远一点。土质最好是沙壤土,交通方便,方向朝南。接下来生产规模就要根据投资能力、饲养条件、技术力量、鹅苗来源和产品销售等条件来确定。只有形成批量生产才能有较大的饲养效益。总体规划:首先应将用房划分为生产区和行政区、生活区,两区之间相距50米以上,设围墙隔开。生产区和行政、生活区不应在一条主导风向上。尽可能使鹅舍坐北向南,以利采光。生产区的鹅舍排列应将种禽舍、雏禽舍安排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区域,商品肉(蛋)禽舍和禽体解剖与尸体处理场安排在下风向,粪便污物处理场最好设在场外。孵化室最好设置在与禽舍并列风向上,避免互相影响。生产区的主干道应与排污粪道分开,以保证生产区的环境卫生。应修建化粪池排污,可有控制地将禽粪引入鱼塘、纳污肥塘。
放牧类鹅场的设计。要选择在溪渠的弯道处,溪渠岸边的坡度愈平坦愈好,以便于紧接水围设立陆围。离禽舍附近的水稻田中的天然动植物饲料要丰富。放牧类鸭鹅场应包括水围、陆围和棚子三部分。水围由水面和给料场两部分组成,主要供鹅白天休息、避暑、给饲。紧接水围设稍有倾斜的陆地给饲场,地上铺上晒席或塑料薄膜,饲料就投在晒席或塑料薄膜上。水围之上搭棚遮荫和避雨。陆围用竹编的方眼围篱围栏,供鹅过夜用,选择在地势较高而平坦的地方设立,距水围愈近愈好。陆围高约50厘米,面积视禽群大小决定。棚口面对陆围,以便在晚间照看。
1、养鹅场选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水源:鹅场附近应有清洁的水源,以沟、河、湖等流动活水为最佳。水深1-1.5米,人工建造的水池,水要经常更换,引进和排放都很方便,水质无污染。
草源:养鹅场最好选择在附近有可供放牧的草地,或能方便到草源的地方。
地理位置:商品鹅场宜选择在城镇近郊,种鹅场应远离城镇和交通枢纽,距电源的位置要近,便于孵化器、饲料加工及照明用电。
地形和土质:场址宜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南向或东南向为佳。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壤土为宜。
2、鹅舍建筑。鹅舍的基本要求是冬暖夏凉,空气流通,光线充足,便于饲养、容易消毒和经济耐用。
育雏舍:育雏舍要温暖、干燥、通风良好而无贼风,最好设保温设备。每幢育雏舍以容纳600-800只雏鹅为宜,檐高2米,窗面积与地面积之比为1:10-15,舍内分为若干单独小的育雏间,其面积为25-30厘米,地面压实压平,或铺以方砖,使地面保持干燥。舍前设喂料场和水浴池,喂料场地宜平坦,略向水面倾斜,便于排水。喂料场与水面连接的斜坡长约3.5-5米。
育肥鹅舍:育肥鹅舍内可设计成栅架,分单列式或双列式两种。四面可用竹围成栏栅,围高64厘米,每根竹杆间距5.6-6.0厘米,以利鹅头伸出采食和饮水。外设料槽和水槽。饲料槽上宽30厘米,底宽24厘米,高23厘米。水槽宽20厘米,高12百米。育肥栅架离地面约70厘米以上,栅底竹条编成间隙约2.5-3厘米,以使粪便漏下。育肥舍分若干小栏,每小栏12平方米,容纳中等体型育肥鹅5-70只。
种鹅舍:每幢鹅舍容纳种鹅不超过400只为宜。鹅舍檐高1.8-2.0厘米,窗与地面之比为1:10-12,舍内地面比舍外高10-15厘米,每平方米可养2.5-3只。种鹅舍一隅设产蛋间,用高60厘米竹条围成,设2-3个小门,地面铺黄沙或木板,其上垫柔软稻草。种鹅舍必须高于陆地和水面运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