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震、旱灾、海啸、温室效应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也渐渐成为大众话题,“节能”、“环保”二词也因此变得很“时髦”。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在这种社会形势下,AR玻璃作为新的兴高效能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等组件领域。该产品是在高透过超白太阳能玻璃的表面镀上一层 AR 膜后,再经过钢化处理后而得到的产品。该 AR 膜是在先进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控制二氧化硅颗粒的大小和堆积形态,在超白玻璃表面获得纳米尺度分布均匀的多孔纳米材料,使膜层的反射率降低到1%左右,从而提高太阳能透射率,最终提升太阳能组件的转化效率。因此,在为组件厂提供最佳性能 AR 光伏玻璃的同时,在太阳能产品的应用上,也间接为最终消费者在节约电能、减排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AR玻璃内在的优越性能,在节能环保大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AR玻璃采用低铁含量的玻璃配方,透过率更高,能有效提升太阳能组件转换效率;
2、玻璃表面采用纳米材料处理,形成高效增透膜,其与未镀膜玻璃相比透过率提**2.4%;
3、玻璃表面绒化处理,变镜面反射为漫反射,减少环境光污染,达到环保的效果;
4、经过高温钢化处理后,AR 膜层与玻璃结合牢固;
5、在室外恶劣环境下,AR 膜层耐酸碱性强,在10% H2SO4溶液中浸泡48小时后 AR 膜层无明显变化。
6、经过2000个小时耐老化试验,AR 膜无变化,其使用寿命可达25年以上;
7、AR 膜层具有自洁净功能,能分解附着在组件表面的有机污染物,减少组件维护工作;
8、AR 膜层对光吸收少,在减少反射的同时不影响增透效果。
玻璃行业重组趋向新能源
作为建材领域的一个分支,玻璃行业受到国家监管部门的多次点名批评,平板玻璃产能过剩压力尤为突出。如何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在不增受限生产线的条件下,达到行业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玻璃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力发展节能、新能源玻璃成为诸多企业的制胜法宝。
国家监管部门要求制定有关推进企业集团兼并重组的鼓励政策,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信贷投放、税收减免等方面支持优势企业,鼓励企业少建新线、多兼并重组,通过并购和技术改造做大做强,争取在未来3年内前10位的大平板玻璃生产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
在节能减排压力下,国内玻璃领军企业纷纷发力新能源玻璃产品,不仅符合了国家政策,同时还拓展了企业发展新机遇。
并购重组利于发展
自去年以来,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政府监管部门多次召开专门会议,部署解决产业过剩的措施。包括风电设备、多晶硅以及平板玻璃产业受到点名批评。
上月初,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4个部委再次出台引导产业发展的相关意见。
意见指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应尽快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引导和配置到优化存量、培育新的增长点上来,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在平板玻璃行业,对现有在建项目和未开工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对所有拟建的玻璃项目,各地方一律不得备案。各省 (区、市)要制定3年内彻底淘汰“平拉法” (含格法)落后平板玻璃产能时间表。
去年,国家各个部委更是对行业发展提出发展良策,推进企业集团兼并重组,通过并购和技术改造做大做强企业,来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建材行业产能过剩很明显,业内企业重组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