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由于金属铸造模具制造工艺复杂,加工周期长、成本高,在制造和使用中,时常由于制造错误或铸造模具磨损而产生尺寸超差现象;又由于当今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质量上对模具的尺寸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生产中必须经常对模具进行形状更改和尺寸修复。目前铸造模具的修复手段主要有:焊、镶、粘、镀等,其中焊、镶技术最为常用,但对于大面积加工尺寸超差和使用磨损,由于超差尺寸通常在1mm以下,焊、镶、粘等修复技术基本上无法满足质量上的要求,只有采取表面镀覆技术,在模具的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涂层,以恢复铸造模具的原有尺寸。
1、焊补
焊补一般用于铸造模具的小面积修复,或者应急修复的场台,常用电弧焊、氩瓶焊,采用镍基焊条或铜焊条。
焊补作业顺序为;样板制作——焊补操作——手工或机床加工修正——样板或划线检查——完成。
2、镶块
壤块多用于铸造模具较大面积形状更改的修复,镶块可采用钢、铁材质,因此使用寿命不低于模具本体。
镶块作业顺序为:
修复区划线——(镶块加工——安装孔加工)——本体与镶块装配——机床加工——手工修整——检查——完成。
3、粘贴
粘贴用于铸造模具工作表面局部磨损的修复,也是为防擦砂而增大合箱间隙的一项技术措施。粘贴用1~3mm厚的钢板或铜片,采用铆接方法粘贴于模具上。
4、镀复
铸造模具的镀覆主要分为电镀、化学镀、电刷镀、电喷涂等工艺方法,本节中重点介绍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电刷镀工艺。
金属模具是什么?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金属模具就是一个模型,按照这个模型做出产品来,但是精铸模具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可能除了模具专业人士大多数回答不出来.模具已经在我们生活当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生活用品大部分离不开模具,如,电脑,电话机,传真机,键盘,杯子等等这些塑胶制品就不用说了,没有模具是做不出来的.另外像汽车和摩托发动机的外罩也是用铸铝模具做出来的,光一个汽车各种各样的模具就要用到2万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