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22 23:49
对辊式破碎机辊皮的磨损为高应力磨损,其耐磨效果决定于辊皮耐磨材料的表面硬度及韧性。
对辊破碎机辊面修复包括局部修复和全面修复。
局部修复需根据损伤深度确定修复层。修复耐磨层前应对表面水泥灰和辊面疲劳层进行清理,补焊材料应与原辊体有良好的相容性和良好的冷焊效果,同时应焊过渡层,以避免焊接应力太大,破坏原辊体。局部修复一般采用焊条或CO2气保护焊丝等进行堆焊。整体修复是指对辊体局部反复修复5-8次后,由于母体反复承受高压挤压应力作用,焊接微裂纹不断扩展,辊体会产生一定厚度的疲劳层,用碳弧气刨在磨损比较严重的辊面上刨出几道槽检查裂纹情况,会发现辊子深处有很多层状裂纹,较浅的距辊面约10mm,较深的距辊面约20-30mm,局部深达50-60mm,并且多数裂纹都沿辊子周向延绵不断。从刨掉的料块来看,下表面呈植物年轮状,一圈沿着一圈向外扩展。由此也可看出,辊子的破坏形式是高应力磨料磨损及疲劳磨损的综合表现。此时若再直接补焊,易产生层间脱落,故需对辊体疲劳层进行彻底修理后进行耐磨堆焊整体修复,同时配合适当的热处理。疲劳层的清理一般采用碳弧气刨或电熔刨,用砂轮打磨表面,车床车圆,彻底清理可能存在的夹碳层,然后采用埋弧堆焊的方法进行修复。无论局部或整体修复,辊体的圆度误差和两辊直径误差都不能太大,否则会引起对辊破碎机水平振动和两挤压辊不均匀载荷加大。
对辊破碎机挤压辊要求辊面有很高的硬度,一般要求HRC≥55,而且对表面裂纹的数量及分布都是有比较严格限制的,以免裂纹在高应力反复作用下扩展、连网。同时在辊体运行中,不允许出现局部或大面积剥落、掉块现象。因此,对挤压辊用堆焊材料及其工艺有很高的要求。
建议水泥厂在使用对辊破碎机时,对辊皮要维护好,不要等辊面磨损得实在不能使用了再堆焊。如果耐磨花纹磨损完了,失去了最外面耐磨层的保护,下面的过度层磨损就会很快,这是对对辊破碎机致命的破坏。对对辊破碎机辊面的及时堆焊维护是保证对辊破碎机使用寿命的关键。辊面维护得好,可以大大减少停机堆焊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