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7-10 10:30
1940年代末,人们发明了现代球墨铸铁,之后人们将等温淬火工艺尝试用于球黑铸铁。1970年代末期,芬兰、美国和我国的专家学者几乎同时宣布研究成功等温淬火球墨铸铁。1980—1990年代,人们特别是我国专家学者研发成功了采用水溶液中连续冷却淬火工艺的马氏体耐磨球墨铸铁及硅锰合金化的贝氏体-马氏体耐磨球墨铸铁,并实现了产业化。
用于磨损工况的钢铁复合材料技术出现在我国明代中期。在加热的低碳钢农具本体上淋上少许白口铸铁液,待之冷凝到一定程度入水淬火,得到外硬内软的复合材料。这种技术在民间流传较广,至今仍对现代耐磨损双金属(钢铁)复合材料的生产有指导意义。
为了解决耐磨铸铁韧性较低和耐磨铸钢耐磨性不足的工程技术难题,人们研究开发了兼具高耐磨性、高硬度、高韧性和高强度的现代耐磨损复合材料。1960年代出现了钎焊方法生产的Cr15Mo3高铬铸铁/低碳钢耐磨复合材料,以及马氏体白口铸铁内镶铸钢栅的耐磨复合锤头材料。之后,钢铁双液法、隔板双液法、高铬铸铁块镶铸法、高铬铸铁块粘结法、高铬铸铁块机械配合法、硬质合金块镶铸法及金属陶瓷颗粒铸渗法等耐磨复合锤头材料工艺相继得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