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的时候,国家下发了很多关于促进发展收藏品、艺术品行业的有关政策,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家都花重金打造权威的艺术品交易平台及有资质的公司,从而真正印证了“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的一句古话。
然而,艺术品交易及拍卖会都是存在一定风险性的,并不是说任何一件上拍及与公司合作的藏品都能100%成交。国内包括国际上的拍卖会及私人洽购会上确实有“白手套”及100%成交的现象发生,但那些基本上都是中小型拍卖会及小型展销会。真正正规的拍卖公司举行的大型精品专场拍卖会上目前还没有出现过全部成交的现象,场内普遍成交率在50%-60%左右,加上场外私人洽购,基本也就在85%-90%左右。请广大藏友正确看待这些问题,不要听信谣言,天下没有绝对的事情。
古代书画珍品保值性高
在中国嘉德2010年秋拍夜场上,备受关注的书圣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拍出了3.08亿元的高价,成为继黄庭坚《砥柱铭》拍出4.368亿元之后,中国书画作品的第二贵。
有业内人士介绍,从2009年10月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拍出1.34亿后,中国古代书画就频频拍出亿元天价,至今中国书画已经产生十余件亿元作品,正式进入书画拍卖亿元时代。
之所以古代书画收藏市场天价频出,有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目前艺术品市场存在投资、保值心理,投资中国古画是有实力的藏家首选。“古代书画往往存世者寥寥,又承载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其价值,在盛世和平的年代,每几年或十来年,其升值空间就会出现阶梯式跳跃。是所有藏品中最保值的一类。”
然而在古代书画一枝独秀的情况下,有书画经纪人也表示,并不是整个中国书画板块已现高价潮,类似一些二线中国书画就没有涨。而且追逐亿元作品的在国内也只是为数不多的高端藏家。
市场是鉴别真伪的标准
记者采访中,也有人对亿元书画的真伪存疑。“王羲之传之后世的珍品已渺不可寻,其高古摹本自唐、宋便开始出现,而且中国历史上社会动荡的断点颇多,一件古代名家书画,从创作到收藏,寻得着逾百年清晰脉络的并不多。”
实际上随着近年拍卖市场的火爆,确实造成了一些有争议的作品,仍能照样以高价卖出。如来源受到争议的徐悲鸿《奔马图》,虽真伪依然持有疑问,但仍以1680万元的高价成交,同时也创造了单匹马同类题材的高拍卖纪录。
对于愈演愈烈的“真伪之争”,有拍卖公司负责人则表明观点:一件艺术品,放在国内最权威的拍卖市场,其市场价格越高,真的可能性就越大,尽管谁也没有绝对的理由说它一定是真的。
书画收藏投资不宜盲追名家
近年来书画收藏市场价格风云莫测,无论是名家作品确有巨大的升值空间还是有意的炒作操纵,对于入门级的收藏者而言,古代名家书画收藏市场已经变成一个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深渊,让人望而生畏。有收藏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一情况下,投资价格并不高得离谱的当代实力派书画家作品或许能选到“绩优股”。
深圳市文物艺术品收藏协会近年曾组织过多次会员内部藏品保真交流拍卖,协会负责人表示书画收藏者不能盲目崇拜名家。当前国内书画市场大多数人追求大师级的书画作品,花了大价钱却购买了赝品的不在少数。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名家作品流通得少,而拍卖本就造成价格不菲;二是名家作品不易判别,鉴别成本高,入门级人士容易上当。
与古代珍品难得一见的情况相比,目前市场上50%以上的拍品都为当代实力派书画家作品,这些作品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每平尺价格也只在数千至数万元不等,无论从收藏还是投资角度都具有潜力。“当然,并不是买来就一定升值,仍要看藏家对作品艺术价值和升值潜力的准确决断。”
艺术品投资风险无处不在
由于艺术品投资的财富效应,诸多新闻媒体的大肆宣传和推波助澜,有的投资者错误地认为,艺术品的投资是只赚不赔。实际上艺术品的投资风险无处不在,而且它的主要风险来自于艺术品的某些特性,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三大劣势。
一是流通性差。如果将艺术品同证券股票相比,艺术品的流通性显然远不如证券股票。证券股票除了节假日以外,其他时间都能交易,且进出十分便利。而艺术品一般在市场上交易,主要通过画廊、古玩店、艺博会、拍卖会或私下进行等。
二是变现性差。艺术品不等于金钱。从市场上看,相当一部分收藏者购买艺术品是为了保值增值,然而,许多收藏者在手头紧或缺钱时想抛售自己收藏的艺术品一般很难如愿以偿,经常会出现高价进,低价出的情况,有时损失会惨不忍睹。造成这一状况主要是接盘的买家难找,相反,股票就容易的多,你只要到交易所抛掉,第二天即可取钱。
三是艺术品保管难。以小小的邮票为例,如果有折痕、缺齿、泛黄、退色等,该邮票在市场上肯定要大打折扣。可是要保管好收藏的邮票,特别是有数十年历史的邮票实属不易,像上海这个地方,雨水多,平时湿度较大,气候对保存邮票极为不利,有的邮票尽管长时间不动,但仍会泛黄发霉。至于名家字画、瓷器等艺术品的保养同样难度很大,比如名家字画也容易退色、泛黄,瓷器则易碎。而股票是无纸化交易,它不需要保管实物。
以上只是将艺术品同股票做了一个比较。也正是由于这些劣势,投资者和收藏者在运作中尽量用闲钱,切不可将日常家里生活费用于艺术品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