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代瓷器鉴定私下交易找哪里呢

名称:清三代瓷器鉴定私下交易找哪里呢

供应商:上海古玩古董拍卖鉴定展览交易中心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俞泾港路11号108创意广场金座310室

手机:13248029931

联系人:黄总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83975970

更新时间:2016-11-11

发布者IP:180.173.13.251

详细说明

  “乾隆工”的标准有两条:一是有落款的,如“乾隆年制”(也有只有“乾隆”二字的);第二是虽然没有落款,但材美工巧十分精致出众。“乾隆工”的特色十分鲜明:选料讲究,色泽纯正温润,少有瑕疵,设计工整对称,造型精巧雅致,雕工严谨规矩,棱角分明,纹饰婉约柔美而华丽。真正传世的“乾隆工”并不很多。

  这一时期的宫廷玉器,成为一个里程碑。除了材美工巧,可颂扬之处还在于创新。宫廷画家参与了玉雕创作设计,甚至按照郎世宁的画稿做。新的玉雕题材和器形不断涌现,时代所赋予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情趣起了积极作用,意义深远,影响巨大。

  乾隆是历史上仅有的一位以皇帝身份的古玉考古鉴定专家。“仿古之作”成为乾隆皇帝的另一偏好,包括“三代器”尤其是汉代玉器。他和苏州玉工姚宗仁“常以艺事咨之,辄有近理之谈。”当时以“返朴还淳”、“形制古雅”为追求,并多琢“乾隆仿古”年款刻印。清初开始常在玉器上刻上皇帝的年款,乾隆时便作为时尚了,这是宫廷玉器的最大特征,在玉器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皇帝的印章叫做“玺”,玉做的就叫做“玉玺”。秦代就有“传国玉玺”之说了。到了清代,“天子之玺”雕琢得更为精美。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个人拥有“二十五方玉玺”,尚有其他玉印用作不同用途,不计其数。

  由于乾隆皇帝对玉怀有深情,故而常为玉器作诗题词撰文,更常命玉匠将其刻于玉器之上。有记载,他一生作的咏玉诗多达七百余首,实在惊人。将书法刻于玉上也是乾隆皇帝的新创造,最为有名的是《三希堂玉册》,成为他的至爱之宝。据我推理考证,此杰作当为苏州琢玉高手朱时云所刻。

  痕都斯坦玉器是当时吸收进来的具有阿拉伯艺术风格的玉器。首先进入内廷。乾隆对此有评语“不宝非求彼,频来却惭吾。”

  清乾隆时期的玉器成为数千年的玉雕历史上三大高峰中最为光辉的。乾隆玉器是在明末的基础上发展提高起来的,乾隆时期又处于一个太平盛世。外部环境为玉器的兴盛创造了优越条件,加之乾隆皇帝对玉情有独钟。宫中造办处设有玉作坊,由于乾隆喜玉,又增设“如意馆”,之内亦添玉作坊。玉匠主要从苏州招集,扬州亦有。当时,和田玉不断进贡,数量以万吨计。明《天工开物》:“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吴郡。”这也是传统的继承吧。乾隆曾赞美过苏州工匠:“相质制器施琢剖,专诸巷益出妙手。”苏邦玉器和“乾隆工”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图释:《瓣叶纹炉》,上等白玉琢制,造型秀美,灵巧与稳重相结合,以亭亭玉立之美进入人们的视野。巧用三瓣蕉叶纹饰三足鼎立。高足将重心上移,多了一份灵巧;炉有双耳,饰上翘瓣叶,多了一份美感。亦是上下呼应。薄胎炉身,更显玉之晶莹剔透。大小活环分布炉体上中下,炉身饰灵花卷草纹。艺精工雅。为炉瓶造型中佼佼者,有“乾隆工”的气息,更具当代审美情趣,创意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