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作品取材是多方面的,虽然传说他一生画佛像多,而从唐代记载的他的作品题目上可见,风俗画也不少。他的笔法,被称为“疏体”,所谓“笔才一二,像已应焉”,与顾、陆的“密体”不同。他的用笔有“点、曳、斫、拂”,与顾、陆的连绵循环的线条不同。由此可见,古代为了表现对象已经有了很多不同的笔墨技法。
据史书记载,张僧繇曾画一古寺门额,使用凹凸技法,使青绿重彩在门额上有立体感,花纹和图案有突起的感觉,类似浮雕,说明他已开始用明暗、深浅、对比、渲染、重叠等法。
张大千仿张僧繇青绿没骨山水----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6-01-21
张大千拟张僧繇山水镜框设色----价格:RMB3,720,000----日期:2017-11-10
张僧繇翠嶂瑶林手卷绢----------价格:RMB3,660,000----日期:2017-08-13
张大千一九三二年作仿张僧繇----价格:RMB1,840,000----日期:2017-01-28
张大千仿张僧繇青绿没骨山水----价格:RMB3,640,000----日期:2017-01-28
近几年张僧繇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张大千仿张僧繇山水立轴设色----价格:RMB2,840,000----日期:2016-05-10
张大千仿张僧繇山水立轴设色----价格:RMB3,620,000----日期:2017-08-05
张大千拟张僧繇山水镜框设色----价格:RMB3,160,000----日期:2016-04-18
张大千仿张僧繇山水立轴设色----价格:RMB3,350,000----日期:2017-12-17
1693年作仿张僧繇访--------价格:RMB2,140,000----日期:2017-02-10
当代的青绿山水画已具备趋向现代绘画的特点:从表现形式来讲,它突破了以往那种清秀、华丽之风并追求色彩浓艳,视觉效果强烈的格调;从表现技法来看,它继承了传统的勾勒,渲染,罩染,撞粉撞色等技法又吸取了西方水彩、版画的手法;从画面整体绘制而看,它采用积色点染,堆金沥粉、金箔、银箔粘贴,细笔与没骨写意融合;从审美取向讲,它既使用本民族传统用色和造型,又吸取西方现代工艺色彩和抽象装饰造型并具备现代艺术设计构成形式的元素。
唐朝时候分散在两家收藏。收藏者竟然梦见天竺僧人来请求设法和他的失散的同伴合在一处。收藏者照着作了,自己患的疾病也痊愈了。润州兴国寺有鸠鸽栖息梁上,秽污了佛像,便由张僧繇在东壁上画一鹰,西壁上画一鹞,都是侧首向檐外看,自此以后鸠鸽就不敢再来。这些传说都说明了张僧繇的作品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历代名画记》卷二载张僧繇潜心揣摩卫夫人书法,“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张僧繇引书法用笔中的“点、曳、斫、拂”等方法入画,这大大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同时也给画面带来了新的形式。
“张、吴(道子)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为与顾、陆紧劲绵密的一笔画相区分,张僧繇的这种画法被称作“疏体”。从此,一种新的双向论画规范建立了,它是对以前绘画原则的丰富与拓展:“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这种新原则、新规范的确立,张僧繇功不可没。
展子虔的《游春图》在画面构图中山与水的空间布局,人与山、树的比例等诸方面,已比前朝有较大发展,无论从山石勾勒还是到树的脉叶都已突破前朝时期的简单符号了。展子虔开创了唐朝青绿山水典范,尤其对后世的大小李将军(李思训、李昭道)青绿山水画影响重大。
由此故事中可见,这种画法是稀罕的,并不是普通流行的,而这种画在门上的建筑装饰,不是一般的绘画。此种印度画法,就文字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装饰图案中的“退晕”的方法,即类似色依浓度顺序排列,而产生了浮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