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宋代瓷器市场,其走势从2005年至今逐步攀升,但幅度不大。虽然火爆程度不如明清的青花、彩瓷那样引人注目,但一直低迷的状态正在改变,每有精品出现,总是能够引起市场的关注。在2014年的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市场上,一件“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盌”,引起激烈竞逐,终以1.16亿元成交。
从近十年的宋瓷市场表现可以看出,宋瓷在市场中的活跃度越来越高,五大名窑自不必多说,宋代民窑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藏家所追捧。溢价率在以上的宋瓷成交价格集中在10万—50万元之间也说明藏家对于宋瓷之后的市场发展潜力持乐观态度。由此可见,宋瓷作为中国瓷器历史上的巅峰之作,其市场价值空间仍有待挖掘。
宋代青釉贯耳瓶----------------价格:RMB3,260,000----日期:2016-05-04
宋代汝窑盏托------------------价格:RMB1,110,000----日期:2017-11-21
宋代宋哥窑金经铁线八棱贯耳----价格:RMB2,630,000----日期:2017-07-08
宋清宫旧藏错金银仲驹卣--------价格:RMB1,670,000----日期:2017-04-03
宋代官窑月白釉簋式炉----------价格:RMB2,170,000----日期:2017-03-15
近几年宋代瓷器鉴定市场成交的价格:
宋代汝窑瓶----------------价格:RMB3,830,000----日期:2017-05-15
宋代白瓷孩儿枕----------------价格:RMB1,580,000----日期:2017-09-09
金耀州窑刻花梅瓶--------------价格:RMB3,840,000----日期:2016-01-07
宋清宫旧藏错金银仲驹卣--------价格:RMB2,420,000----日期:2017-10-19
宋代红釉双耳三炉------------价格:RMB2,950,000----日期:2017-08-25
“汝窑为魁”这句话是南宋人叶寘说的,南宋人对北宋充满了怀念和敬意。一个饱读诗书的民族被一个骑马的“粗人”赶得渡江而另建家园,家当丢得差不多了,所以另一个南宋人周煇也对汝窑发出了“近尤难得”的感喟。汝窑高就高在瓷器烧造时包含了哲学思考,北宋的皇帝及师傅们在文化需求上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已发现瓷器可以更多地肩负使用之外的文化责任。谁知汝窑烧造成功后好景不长,徽钦二宗还没欣赏完就丢失了江山,后来还丢了性命,南宋人把对祖宗的怀念寄托在为魁的汝窑瓷器之上,实属正常。一千年来,汝窑的经历已成为故事传奇。
201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预展瓷杂部分中,临宇山人的收藏专场可谓近些年来高古瓷器拍卖中,具代表性的宋代瓷器私人珍藏拍卖。2012年,佳士得就为日本藏家临宇山人举办了其珍藏宋瓷的展览。临宇山人在1970年次收藏宋瓷到今天,对高古瓷器的收藏有着独到的见解。此次拍卖也是精选了临宇山人高古瓷器收藏中的精品,并且,拍卖的宋瓷全部是首次出现在拍卖场,可谓难得一见的“生鲜货”。
从宋瓷的溢价率区间来看,成交价格在101万—115万的区间之所以成为溢价率较为稳定的区间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价格区间更加贴近普通藏家,毕竟能的起天价精品的人屈指可数;其次是因为,这一区间的拍品价格较低,升值潜力空间较大,在日趋成熟艺术品交易市场上可以保证其价值增长空间;此外,这一价格区间的瓷器持有时间不长、易手相对容易。
在众多成交的宋瓷中,官窑器无疑是这其中的一颗明珠。2005年至今,官窑瓷器均价高达952万元,居各窑口的首位,其次是哥窑294万元、定窑149万元。官窑瓷器的精美及存世量少是其价高的主要因素。宋朝瓷器整体享负盛名,即便是民窑也备受热捧。其中,磁州窑均价达143万元、建窑均价为124万元。
汝窑之所以珍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其在北宋是仅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前后只烧造了20年左右,它用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犹如“雨过天晴云”般美妙,温润古朴,南宋时就有文献记载说汝窑在当时就十分难得。宋元明清以来,汝瓷都被皇宫深藏,视若珍宝,民间因此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