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乾隆年瓷器酒壶市行情收购动态

时间:2018-01-10 14:47

  《景德镇陶录》记述唐英的成就说:"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全,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又新制洋紫、法青、抹银、彩水墨、洋乌金、珐琅画法、洋彩乌金、黑地白花、黑地描金、天蓝、窑变等釉色器皿。土则白壤,而埴体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矣。"乾隆窑继承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精华,所仿历代名瓷几乎无所不有,同时吸收东、西方艺术,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制瓷工艺,力求新的创造,真可谓集各种技艺之大成,冶古今中外于一炉了。

  鱼之所以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不仅是因为鱼可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或观赏把玩,而且还由于“鱼”、“余”谐音,“鱼”可暗喻富足有余,表现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上述三彩壶双鱼相连,可能寓意“连年有余”、吉祥如意。鱼生水中,每日吐纳不止;酒从壶口进出,就如鱼之纳吐,正可应合美酒富如江河水,任君斟酌永不尽之美好愿望。

  清乾隆粉彩浮雕花鸟纹枝形把----价格:RMB1,160,000----日期:2017-10-08

  青花矾红云龙纹温酒壶----------价格:RMB3,140,000----日期:2017-05-12

  清乾隆青花冠上加冠酒壶--------价格:RMB3,170,000----日期:2016-09-05

  银席纹酒壶--------------------价格:RMB1,730,000----日期:2017-03-25

  清嘉庆青花龙纹葫芦温酒壶------价格:RMB2,110,000----日期:2017-06-10

  近几年乾隆年瓷器酒壶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道光粉彩无双谱烫酒壶一------价格:RMB2,630,000----日期:2016-11-26

  清嘉庆青花龙纹葫芦温酒壶------价格:RMB3,610,000----日期:2017-04-07

  铜鎏金酒壶--------------------价格:RMB3,860,000----日期:2017-01-24

  “大清乾隆年制”款粉彩双象----价格:RMB3,910,000----日期:2016-10-06

  清乾隆紫砂高身酒壶------------价格:RMB3,740,000----日期:2016-09-27

  唐代的双鱼酒壶,已见于古代文献记载。唐人称为双鱼榼,如诗人白居易即诗云“何如家酝双鱼榼”,《说文》说:“榼,酒器也。”《急就篇》颜注云:“榼,盛酒之器。”由此看来,上文中所提到的双鱼酒壶,也许正是这一古代文献中所说的“双鱼榼”。

  鱼者“余”也

  乾隆(1736-1795年)是清高宗弘历的年号。乾隆窑产品,主要指唐英督理窑务时的制品。唐英原为内务府员外郎,早在1728年(雍正六年)即到景德镇御窑厂"驻厂协理"窑务,担任年希尧的副手。在1736-1749年(乾隆元年至十四年)、1752-1756年(乾隆十七至二十一年),唐英先后任淮安关、九江关监督,兼理景德镇窑务。唐英不仅一般地管理厂务,完成朝廷交办的大量瓷件,而且深入窑厂,研讨工艺,在仿造和创新上成就显着。每年贡献给朝廷的大小盘、碗、锺、碟、瓶、勰、尊、彝等,多达57种。

  乾隆瓷去年大放异彩,年度成交的高价品八成出自乾隆朝,秋拍屡破纪录的4件超亿元名品皆为乾隆瓷。戴润斋旧藏的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序花卉图纸搥瓶14066万港币、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25266万港币。英国伦敦一家族上个世纪30年手的洋彩黄地缠枝花卉纹镂空粉青釉描金开光海浪双鱼纹青花套瓶以5160万英镑拍出。1987年香港苏富比秋拍释出的舒思深伉俪旧藏青花胭脂红料双凤戏珠纹龙耳扁壶,以12386亿港币易主。至此,历年成交价凌驾亿元的7件中国瓷器中,除元青花“鬼谷出山”图罐外,6件为乾隆瓷,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生长的壮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到达了至高无上的水平.

  杨先生告诉记者,酒壶是自己从一个走村串户收羽毛兼收古玩杂物的小贩那儿淘来的。据小贩讲,酒壶原来的主人姓陈,是江津石蟆镇人,他们家祖辈以前是开私塾的,这个酒瓶就是那时候传下来的。

  自青铜酒器始,在酒具文化中即有温酒壶。材质有铜、铁、锡、陶瓷之类等。有炉杯配套、碗壶配套、套杯相配等,以热水微火温之。宋代湖田窑生产的温碗,以大碗一只盛热水将执壶置碗中温酒,风行一时。还有一种“自温壶”以锡制扁形,有塞盖,多容酒半斤,一般冬季外出远门之人,将壶置杯中,以人体之温度温之,途中以酒驱寒。至于酒为何要温了再喝,《红楼梦》里倒是有它的解释,宝钗劝宝玉要将酒烫热了才喝,是因为:“难道就不知道酒性热,要热吃下去才发散的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古人生活习惯大多与自然、身体的规律相辅相成,哪像现代人的急脾气,一瓶二锅头,几口杯便下了肚。近几年,随着慢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茶道、香道的回归在拍卖市场也引发了一股茶道具、香道具的收藏热,温酒壶的受追捧大概也是这个原因。藏家们对温酒壶的喜爱,更多地传达出他们对传统饮酒仪式背后那份怡然自得的崇拜与向往。乾隆年间,吉安贺孟真有一段关于温酒的描述,“雪后晴日,温冬酒一壶,卤肉、糟鱼为佐,临窗独酌,闲看顽童呵手堆雪人,不觉日昏,而酒亦尽矣。”这样的情景,即便是孤家寡人,在数九的天气里大概也不会觉得冷清孤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