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色胎土比较细腻,呈灰白色,有如燃香遗留的灰烬,俗称“香灰胎”。清凉寺汝官窑胎色为浅灰白色,汝官窑和汝州新窑器胎色比清凉寺偏白。
釉色传世品和文物中,大致有三种颜色:
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流传到今天的真品已不足百件,已知的仅65件,其中台北故宫21件,上海故宫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中国艺术会(PercivalDavidFoundationofChineseArt)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全世界收藏有汝窑瓷器的博物馆不到十家。1992年一件直径8厘米的汝窑小盘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以154万美元成交。之后,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汝窑三牺尊更是创下5000万港元的天价。
宋上海窑黑釉铁锈斑梅瓶--------价格:RMB4,970,000----日期:2017-07-12
北齐石雕迦牟尼佛立像----------价格:RMB2,730,000----日期:2017-08-12
宋哥窑黄釉洗------------------价格:RMB4,680,000----日期:2017-04-27
宋代宋哥窑金经铁线八棱贯耳----价格:RMB3,370,000----日期:2017-09-17
宋哥窑黄釉洗------------------价格:RMB2,930,000----日期:2016-07-21
近几年宋五大名窑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辽/北宋定窑白釉梅瓶----------价格:RMB2,930,000----日期:2017-09-24
明成化斗彩葡萄杯--------------价格:RMB4,460,000----日期:2016-06-18
宋代白瓷孩儿枕----------------价格:RMB1,780,000----日期:2016-07-04
汝窑天青釉水仙盆--------------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6-01-02
哥窑双耳瓶--------------------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7-09-18
对此,甘学军解释,这种拍卖价格的不同受到目前收藏风尚的影响。尽管五大名窑瓷器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的高水平,但国内藏家的收藏品味偏向于明清官窑,尤以雍正和乾隆官窑为主,“国内藏家喜欢色彩艳丽的审美。”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窑址在上海汝州,因此而得名。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此胎体较厚,釉层较厚,有玉石般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为主。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另外,在上海临汝严和店窑及宝丰窑、新安城关窑、宜阳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处,都曾烧造带有耀州窑风格的刻印花青瓷,以印花和素面青釉瓷为主,这些以临汝窑为代表的宋金青瓷也被民间俗称作“民汝瓷”,带有浓厚的模仿耀州窑产品风格。民汝青瓷的胎体较厚,口唇部位尤其明显,挖足和印花多数粗糙,但也有较精细者。这类印花青瓷的纹样凹凸感较强,装饰题材多见缠枝、折技的菊花、团菊、牡丹花,还有水波纹等,人物题材装饰较少,圈足成型比较粗略,且多有底足粘砂现象。
钧瓷的烧制技术复杂,还原程度难控制;加上古代使用的是松木窑,窑温难以达到均衡,从而影响到钧瓷釉彩的成色,在烧制过程中有70%的产品会报废掉,而其中的上品则更为罕见,再加上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钧瓷珍贵可见一斑。唐玄宗曾立令“钧不随葬”;宋徽宗时又成为御用珍品,诰封“神钧宝瓷”,每年钦定生产36件,禁止民间收藏,所以现在墓葬的钧瓷文物也甚为稀少。目前世界着名的博物馆虽有收藏,为数也寥寥无几。
蟹爪纹指釉面上多有细碎开片纹,开片往往呈鱼鳞状,形象地讲,这种开片很像照相时对焦不准产生的重影现象。
香灰胎胎色类似香灰的色泽,说明当地胎泥的含铁量比较大。有机会上手残片标本,会发现其烧制火候普遍不高,胎骨瓷化程度较低,质地比较纯净,但断面手感比较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