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备受业内关注的“清乾隆粉青釉浮雕龙纹罐”掀起了香港苏富比2014秋拍的小高潮,以5000万港元起拍后,场内外多位买家参与争夺,在多轮竞价后,以9420万港元成交,打破了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由“清乾隆豆青釉浮雕瑞福双鱼百寿图如意耳瓶”以8860万港元成交所创造的清代单色釉瓷器的拍卖纪录。
这件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雕有精美的苍龙教子图案,长龙双目炯炯,轮廓分明,身披细鳞,穿梭祥云;幼龙在下,自水而出,昂首相视,龙躯盘曲在汹涌浪涛之中。底署“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方篆款,雕工利落。作为本次苏富比秋拍的亮点之一,该罐以5000万元港币起拍,终以9420万元港币成交,约合7400多万元人民币。
清乾隆粉青釉堆白缠枝莲花卉----价格:RMB3,340,000----日期:2017-04-22
ASEACELADONG------价格:RMB3,650,000----日期:2017-04-04
清乾隆粉青釉堆白缠枝莲花卉----价格:RMB5,430,000----日期:2016-02-17
清乾隆粉青釉葫芦瓶------------价格:RMB4,790,000----日期:2017-09-17
清乾隆粉青釉堆白缠枝莲花卉----价格:RMB5,820,000----日期:2017-05-16
近几年单色釉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雍正仿官釉穿带瓶------------价格:RMB3,540,000----日期:2017-06-18
AVERYRAREGET------价格:RMB5,580,000----日期:2016-04-27
清乾隆茶叶末釉牺耳尊----------价格:RMB5,660,000----日期:2017-05-07
AVERYRAREBLUE----价格:RMB3,290,000----日期:2017-02-17
清乾隆窑变釉铺首尊------------价格:RMB5,780,000----日期:2016-02-05
2009年的秋拍市场上,单色釉瓷器就已经展现出了不小的市场潜力。其中清乾隆粉青釉“三牺”弦纹壶,估价900万至1200万港元,成交价达到了2026万余港元,而在2006年香港秋拍市场上,其成交价却只有874。4万港元。清雍正霁蓝釉梅瓶,估价50万至60万港元,成交价为146万港元,
单色釉,瓷釉单一,纯美醉心。宋人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除钧窑带红外,都为单色釉。若论中国历代瓷器,宋瓷。记得玩瓷伊始,一位嘱我,先玩碎瓷片,定位单色釉。许多年过去了,果真玩出了情趣,增长了学问。闲暇时,看看这些有青有白,有红有黑,有蓝有黄的碎瓷片,便感到单色釉,成就不凡,难以言语。于是明白了赏玩单色釉,其实是在品宋人的词,读无字的曲。
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大段时间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部分单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无,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图案可供养眼品赏,可谓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精美无比。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
面对单色釉,是要用心去触摸的。记得有一年,在上海一家古玩店,见到一件碗足,色如青梅,宛如碧玉,晶莹剔透,胎骨精细缜密,工手无可挑剔。虽为残件,但那釉色、那胎骨、那工手……让我立马感受那八百年的风霜,梅子青的温馨。
单色釉以色彩及釉质取胜,但相比于青花、粉彩,它的烧制难度也更大。比如豇豆红、柠檬黄等颜色,要求烧制的匠师对窑火温度的把握非常严格,一定要有资深的经验。谈到单色釉烧制难度之大,华辰拍卖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深深感慨:“要通过人为烧制出通体统一的釉色,对于温度和釉的要求可以想象有多高!不同于粉彩、青花可以通过绘制花色去弥补一些缺陷,单色釉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是需要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不可把控的烧制技术在官窑中都是很高的难度级别,民间烧制出单色釉的几率就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