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在古玩中属于特别娇贵的一类。其贵在于它是纯艺术品,一些名人字画更是稀世之宝。由于书画作品的材料都是纤维质的纸张和丝绢,在纸张制作或字画装裱中又加入有动物胶、淀粉、浆糊等酸性材料,这就使字画品遇到潮湿、光和热等,会发生霉变、虫蛀、褪色变黄、老化发脆。可见,掌握字画的保养,对收藏字画是非常有帮助。
字画的画面如出现蛀孔、裂缝或残缺,可进行嵌补。方法是将一张与旧字画的质地、颜色相近的修复纸粘在要嵌补处,接口要均匀,晾干后用卵石反复平整,以不露修补痕迹。如果修复纸与原字画的纸色仍有反差,可用茶叶水或颜料润涂,力求色调和谐。后用相同的笔墨、手法将画面的缺笔接上补全。
张风天目山图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5,860,000----日期:2016-08-14
张风寒林观瀑图立轴纸本--------价格:RMB4,480,000----日期:2016-11-01
张风寒林观瀑图立轴纸本--------价格:RMB2,320,000----日期:2016-10-20
张风天目山图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2,340,000----日期:2017-07-04
张风丘岩观木扇面镜框水墨设----价格:RMB1,850,000----日期:2017-07-03
近几年张风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张风天目山图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2,310,000----日期:2016-12-17
张风丁亥1827年作书--------价格:RMB5,110,000----日期:2016-08-27
张风天目山图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2,240,000----日期:2016-09-01
张风萧山高士图镜心水墨纸本----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6-05-01
张风天目山图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1,820,000----日期:2016-06-05
起结
中国画术语。指绘画构图时起手要宽以起势,紧以归结,有全局观点,不局限于一角,务得通盘贯气的局势。清代王昱《东庄论画》说:“凡画之起结,为紧要。一起如奔马绝尘,须勒得住,而又有住而不住之势。一结如万流归海,收得尽,而又有尽而不尽之意。”张风论画:“善棋者落落布子,声东击西,渐渐收拾,遂使段段皆赢,此弈家之善用松也。画也莫妙于用松,疎疎布置,渐次逐层点染,遂能潇洒深秀。”(《玉几山房画外录》)
形似
与“神似”对称。中国画术语。指艺术作品的外在特征。战国荀况有“形具而神生”之说。南朝齐范缜亦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之说。形似与神似是统一的。南朝宋宗炳虽主“万趣融其神思”,仍然坚持“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东晋顾恺之说得更明确,即所渭“以形写神”。清代邹一桂说:“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故“形似”为绘画的始基。但于形似中求神采,仍为艺术造形之。参见“神似”。
胸有成竹
中国画术语。北宋文同(字与可)主张画竹必先“胸有成竹”。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自称系“与可之教予如此。”又在《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竹三首》诗中,赞曰:“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晁补之在《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中,也有“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之句。所谓“胸有成竹”,乃言画家创稿之前,对形象塑造、构图布局已有成熟的构思,故能“一发而得其妙解”。
华夏五千年,自仰绍文化时期书法起源以来中国书法作品多如繁星,但传世特别少,由于书法作品难于保养,八层书法作品都烟消在历史中。现在一副名家书法作品动辄拍卖到上百万元,由此也可见得书法在收藏界的重要性。
2010年6月3日晚11点12分,经过近70轮竞价,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首次在国内诞生——北宋黄庭坚书法《砥柱铭》卷以3.9亿元落槌,加上12%的佣金,总成交价达到了4.368亿元。这一成交价远远超过了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创造的约2.3亿元中国艺术品成交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