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象死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
据报道,具代表性的是上海文物考古鉴定所以有偿捐赠方式收购了160件据说是在上海钧台窑遗址的“官钧”瓷器标本。专家们认为这些标本正是古陶瓷学界一直在寻觅的“官鈞”为元末明初生产的物证。专家们如获至宝,马上开展了对这批钧瓷生产年代的研究。经过科学细致的器物排比、文献考察和广泛征询,大家一致认定,所谓“官钧”瓷器实为明代产品,绝非北宋制品。
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搥瓶----------价格:RMB4,860,000----日期:2017-08-18
北宋官窑瓷片镶钻石白金----价格:RMB3,190,000----日期:2016-12-08
宋清宫旧藏错金银仲驹卣--------价格:RMB1,130,000----日期:2016-06-08
宋代青釉贯耳瓶----------------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6-04-22
宋北宋官窑椭圆洗--------------价格:RMB2,930,000----日期:2016-03-22
近几年北宋官窑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宋代米黄釉三耳三足炉----------价格:RMB1,710,000----日期:2017-09-25
AVERYRAREBLUE----价格:RMB4,350,000----日期:2017-09-19
北宋官窑片--------------------价格:RMB3,220,000----日期:2017-03-22
北宋官窑瓷片镶白金貔貅挂件----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7-06-16
北宋官窑青釉三足炉------------价格:RMB2,780,000----日期:2016-02-07
据统计,宋代官窑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中表现突出,价位稳步上涨。2004年,一件直径8.4厘米的宋官窑圆形洗在拍卖会上以26.4万元成交;2005年,一件高9.8厘米的宋官窑贯耳瓶以63.8万元成交;同年,上海翰海一件宋官窑花口盘以528万元成交;2008年,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中,一件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以6753万港元成交,创下了当时的宋瓷世界拍卖纪录。
人们把一类有“断文”呈“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的瓷器称为“哥窑”。现古发掘品和传世品中具有此特征的瓷器,北宋官窑有之,南宋官窑有之,龙泉窑黑胎瓷器有之,元代哥哥洞窑有之,明清仿哥窑瓷器亦有之。所谓“哥窑”是对一类有“断文”、“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瓷器的称谓,是从观赏角度对众多瓷器的分类概念,而不是由特定窑口生产的瓷器。所以自明代以来,人们苦苦寻找所谓传世“哥窑”窑址而无果,因为所谓“哥窑”窑址根本就不存在。
据我国陶瓷鉴定泰斗耿宝昌先生介绍,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传世“哥窑”和南宋官窑的具“哥窑”特征标本经科学测试,“结果少有相同,多有差异”。(故宫博物院耿宝昌《再论宋官窑青瓷》语)的研究恰好证明,笔者关于“哥窑”概念“是从观赏角度对众多瓷器的分类概念,而不是由特定窑口生产的瓷器”的结论的正确性。
北宋官窑的装饰与汝窑相仿,大多数是素面无纹的,个别器物上有弦纹装饰。器型多数是代青铜器而制作,造型比汝窑要多些。主要有盘、碗、瓶、壶、炉、尊和一些文房用具之类。这一点,与南宋官窑也差不多,但瓷品又比南宋官窑要显得古朴浑厚。汝窑和南北两宋官窑均罕见大件器物,所见的传世品一般都是小件器。
哥窑瓷明显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好像凝脂;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包含的气泡好像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如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相互交错,因此被名之为“金丝铁线”。北宋定窑划花鱼藻纹大碗此器为迄今拍卖市场上出现过尺寸大的一件定窑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