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图片网络线上拍卖康熙霁红釉太白尊

名称:北京保利图片网络线上拍卖康熙霁红釉太白尊

供应商:无锡鼎泓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价格:100000.00元/起拍价

最小起订量:1/起拍价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老宅基

手机:15801736505

联系人:张小姐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72427435

更新时间:2020-12-23

发布者IP:114.82.12.79

详细说明

  中国瓷器,所到之处,当地人争相视为奇珍异宝。不过,昂贵的长途运输,对他国民众来说,购买一件瓷器是十分困难的事,因此,不断有外国人专程到中国学习制瓷技术。宋元以来,龙泉青瓷,定窑白瓷、景德镇青白瓷,磁州窑的彩瓷,都是他们学习的对象,东北邻邦朝鲜(高丽)、日本,南方的越南(安南)和泰国(暹罗)。据史料记载:公元918年(梁贞明四年),朝鲜便学会了中国造瓷器的方法,十五世纪,朝鲜能用回青料仿制景德镇的青花瓷.中国的瓷文化传至日本,初期是以朝鲜作为桥梁的。到了唐贞元十年(即公元794年),日本桓武天皇直接派人到中国学习制瓷,但是,他们能独立烧造出瓷器,却在我国南宋时期。记载,日本山城人加滕四郎左卫门景正,随道元禅师到中国浙江和福建学习象山窑和建窑的制瓷方法,前后五年,归国后以福建德化窑为样板,设计出日本式的瓷窑,在山田群的濑户村烧造黑釉瓷器成功。后来日本人称之为「濑户物」,称加藤氏为「陶器之祖」。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日本遗使了庵、桂梧来到中国,日本伊势松板五郎大夫及祥瑞随来,祥瑞在景德镇住了五年后,回日本带去了青花瓷制作方法,以后,日本便不断派人来景德镇学习制瓷技术。  仿写款有仿永乐、宣德、成化、嘉靖、万历等朝的,款字多草率不规整。仿永乐款瓷器,见有青花楷书“永乐年制’款的《赤壁赋》诗文碗。仿宣德年款,多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青花底款。围以双重圆圈,同式的“大明宣德年造”款较少见。

  明代青花瓷器在中国青花瓷中影响深远,不同年代的不同青花钴料都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绘画的各种题材。青花瓷器的绘画用传统的毛笔,以各种线条和点染、渲染来完成画图。

  明崇祯(公元1628—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年号)朝历时17年,由于战乱频繁,国势衰退,景德镇官窑基本处于停烧状态,但民窑生产仍然兴旺。从明清制瓷史来看,崇祯青花正处于从万历后期到清康熙前期的转折点,有细路瓷器和粗路瓷器之分,不少精品颇受收藏爱好者喜爱,崇祯青花瓷器应不能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