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通宝成交价格,嘉靖通宝鉴定真假,嘉靖通宝出手咨询
嘉靖通宝明世宗嘉靖六年开铸“嘉靖通宝”,为光背小平钱,真书直读,但含有隶意,此钱存世较多。在铸行方面,朝廷先下诏命令两京宝源局开铸此钱,并令工部按照永乐、宣德时铸钱标准在其它四省开铸,铸量比永乐、宣德时略有增加。“嘉靖通宝”初定每文钱重一钱二分,千钱重七斤八两。到嘉靖四十三年时,改为每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千钱重八斤。此外嘉靖通宝钱开始采用黄铜铸钱,同时为防止私铸,还提高了铸钱工艺,铸造出火漆、镟边、金背等钱,火漆就是二次溶炼。旋边就是用旋车锉磨边缘,金背是指经四火熔炼之黄铜,俗称“四火黄铜”。嘉靖二十三年令工部宝源局仿洪武钱五等式铸小平、折二,当三,当十大钱,于钱背穿右侧铸:“二钱、三钱、五钱及一两”,一两钱穿上再加铸“字十”,此套钱为记重钱,各只铸三万,且并未流通,只为充实内库。因为并未流通,因此传世也少,传世品中有一背穿右直书“一钱”的记重钱,为孤品。
嘉靖通宝的别样魅力,百万级别的有那几个被你见过
"嘉靖通宝"是方孔圆钱,直径57.8厘米,穿径10.24厘米,有内外廓,外廓宽3.5厘米,厚3.7厘米,内廓宽窄不等,在3.4至2.4厘米之间,内厚1.12厘米,重41.5公斤,钱面铸"嘉靖通宝”四个字,每字见方17×18厘米,字体魏碑,文对读,背光。该币经全泽铅锌矿质量检验科1990年6月27日取样分析化验,该钱含铜90.18%,铝0.584%,锌.532%,铁3%,银每吨含640克。
云南会泽发现过一枚较大型“嘉靖通宝”,直径57.8厘米,穿径10.24厘米,有内外廓,外廓宽3.5厘米,厚3.7厘米,内廓宽窄不等,在3.4至2.4厘米之间,内厚1.12厘米,重41.5克,钱面铸“嘉靖通宝”四个字,每字见方17×18厘米,字体魏碑,文对读,背光。经专家鉴定属纪念性质,当为明代嘉靖时期东川府开始铸钱时,为纪念开炉而铸,该币对研究会泽造币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嘉靖通宝如何分辨真假
会泽因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之利,西汉时期就归建制,在发展中成了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大站和中央铸币铜料的主供地。明清时期,云南产铜占全国的80%,而东川府(今会泽)产铜占全省的72%。会泽是滇铜的集散中心和铜产品加工与铸币中心。“滇铜甲天下”,东川府(会泽)是当时中国名副其实的铜都,每年额定滇铜600万斤运交京师宝源、宝泉两局铸币,故称之为“万里京运城”。南铜北运的京运古道,运距之长、运量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在世界古代史上也属罕见。
据史书记载,明“嘉靖”年间,“洪武”“永乐”“宣德”“弘治”“嘉靖”等明时所铸之新旧钱币,同时于市面流通,因其比值不同、重量不一;且纳税只收嘉靖钱币,以致民间私铸钱币与官币抗衡,造成金融秩序混乱,铜价飙升。又因此故京局铸钱得不偿失,使国家财政一时处于困难境地。为此,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皇帝下诏:“云南地僻事简,即山鼓铸为便。宜敕云南抚臣每年扣留盐课银二万两为铸本,岁铸嘉靖通宝,铸三千三百一十二万文,令参政一员专理”(见《明实录》)。诏文的意思是,云南是偏僻荒凉的地方,交通很不方便,办事应从简要直截了当,在产铜的矿山就地设炉铸币合适。命云南巡视监察官,每年从盐税银中提取20000两作铸钱成本,铸造出3312万文嘉靖通宝,从下文之年起成为定例,设铜政参政官专管铜政与铸币。
上海古玩艺术投资有限公司是以经营中国文物艺术品为主的综合性公司,公司设有、纽约、台湾、日本、伦敦办事处,每年不定期举办春季、秋季大型鉴赏会,以及四期“古玩艺术品交易四季”交流会。
上海古玩艺术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伊始,一直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艺术文明”为己任,本着“诚信做人,用心做事”的服务理念,培训了一批高素质员工队伍,汇集了庞大的营销精英团队,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国际化管理和营销系统。
征集范围:
书画:中国书画、征集名作、扇面、册页、长卷;
油画:中国油画、西洋油画;
瓷器:瓷器精品、名窑风格精品;
玉器翡翠:玉雕精品、和田玉、翡翠、珠宝、国石,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
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砚台、雕塑等;
各式风格的金银器、佛造像、铜镜;
名人书札、印谱等、邮品、钱币、票证、徽章;
明清风格家具、木器、漆器、竹木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