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仿汝窑瓷器拍卖会

名称:北京仿汝窑瓷器拍卖会

供应商:中国古董古玩艺术品交易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手机:19564183623

联系人:王经理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96660555

更新时间:2023-07-24

发布者IP:36.4.243.10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公司行业:古董
服务项目:鉴定拍卖服务
种类:瓷器
适用范围:一二线城市
公司区域:上海

  顺治、康熙时,古拙、丰满、浑厚,雍正时的秀巧隽永,乾隆时则显规整,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笨重。胎体,琢器类,一般薄厚适中,圆器类则有厚有薄。康熙时,胎体体重,质地坚硬细密。雍正时有胎质轻薄、细润,洁白度高。道光以后的胎体厚笨、质地粗松。清代的琢器类腹、颈部接痕为少见。明代留器露胎处,常泛火石红斑到清代已基本消失。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泽略显青白。顺治、康熙两朝,釉面平整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分别呈青白、粉白、酱白,硬亮青等几种泽。雍正时釉面细臼莹润,多有桔皮皱纹。乾隆时的平整泛青,嘉道以后的不够平整,波浪明显。晚清时施釉稀薄,釉质疏松,不够坚致。

  出现了用粉彩绘画的百花不露地瓷器。彩资釉面,常有似涟满的均匀小皱纹。制作工艺水平高、精巧、秀丽、无奇不有,为制瓷史上所罕见。图案纹饰,时代特征鲜明,绘画工细、层次清晰, 画凤严谨而细腻。器足较前朝宽厚、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或黑釉。足器近釉处,多有刮削胎体留下一圈小锯齿痕。官窑年款,多数是篆书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个别也有“乾隆年制”四字篆书图章款。楷书款比较少。民窑器物上的家藏款不大盛行

  原始瓷器早见于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其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C,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故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在生产力的逐渐提高的西周时期,对手工业内部进一步分工,陶器也被逐步应用到了建筑方面,如版瓦、简瓦、瓦当、瓦钉、阑干砖等,使得原始青瓷的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用眼来观其造型和纹饰,辩其胎釉色泽与厚薄,审其器足及款识,又要将其摩挲以别粗细,用指叩敲以察音响。这五方面要素缺壹不可,切不可偏执壹方,谨据局部或偶然巧合而妄断时代。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简言之,可以这样说:“造型为根本,胎釉是关键,纹饰辩时代,款识察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