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公司行业:古董
-
服务项目:鉴定拍卖服务
-
种类:瓷器
-
适用范围:一二线城市
-
公司区域:上海
用眼来观其造型和纹饰,辩其胎釉色泽与厚薄,审其器足及款识,又要将其摩挲以别粗细,用指叩敲以察音响。这五方面要素缺壹不可,切不可偏执壹方,谨据局部或偶然巧合而妄断时代。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简言之,可以这样说:“造型为根本,胎釉是关键,纹饰辩时代,款识察真伪”。
清康熙皇帝的蓝龙变字盖罐官府博物馆藏这是一个标准的“蓝对蓝”的器具。在青花装饰的上面,有一层淡蓝的釉。如果不覆盖这一层蓝釉,就是我们熟知的白底蓝花的青花瓷。它的之处在于多出来的蓝釉。蓝的纹饰和蓝的釉,结合在一起,让人很难看清楚,这是通常不这样装饰的。究其原因,是文人想刻意追求这种内敛的感觉。重要的是看不清楚,若隐若现,朦朦胧胧。关府博物馆藏清康熙青花笔筒“蓝上蓝”是康熙时期的,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就是这个时候。康熙以后我会偶尔来看你。因为《蓝上蓝》审美,小众,几乎作品都是文人雅士定制的雅剧。笔筒、银赫、小瓶、罐等。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用过的盘子和碗。刚才看到小罐子,肚子上写着定制的铭文“青云聚雅戏”。
要确定一件瓷器的真伪,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以下四个要素,那就是:一要看胎质;二要看施釉;三要看彩料;四要看有没有真正的老旧之气。首先,中国瓷器的胎质构成,可以说每个朝代都是不一样的。唐代以前,是属于瓷器的初创时期,器物的胎质构成比较粗疏。像唐三彩的胎质就是半瓷半陶的,比较粗松。如果你见到的“唐三彩”胎质制造精细坚致,那么,这个东西肯定就是不对的。再如,宋元时代吉州窑黑釉盏的胎质也是比较粗松的。而且,当时工人在制作拉坯工艺时做得利落,每个碗底部只用竹刀迅速地刮一遍就算了,所以,留下的修刀旋痕明显,很粗糙。如果你碰到的吉州窑碗修胎讲究、工细,胎质又是很坚硬、精细,那么,不必看其它方面,这个碗必定是后仿品无疑。
此外,如某些常用的瓷器纹饰在同时代的银器、漆器、铜器乃至织绣等方面得到有力旁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若能举一反三,互相印,往往能发现时代特征,找出共同的规律,而对于历代瓷器纹饰中较为突出的时代特征尤其需要了如指掌。例如元瓷的变形荷花瓣和山石花朵不填满的画法,永、宣瓷的牵牛花与海水江芽,正德瓷的回文的行龙穿花,嘉、万瓷的花卉捧字和道教画,康熙瓷的双犄牡丹和月影梅花,雍正瓷的过枝花与皮球花,以及乾隆瓷的万花堆和锦上添花等纹饰,在决疑辨伪中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