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公司行业:古董
-
服务项目:鉴定拍卖服务
-
种类:瓷器
-
适用范围:一二线城市
-
公司区域:上海
不(音敦)子——制瓷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砖状泥块,称为“不子”或“白不”,中外陶瓷文献上普遍采用这个名词。釉浆——即釉料,施于瓷坯的表面。据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用的釉浆由釉果和釉灰配制而成,主要由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等组成。釉灰是用石灰石、凤尾草烧炼而成。钴土矿——青花瓷器的呈原料,种类颇多,古代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含锰量高含铁量低,为国产钴土矿;一种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为西亚地区产钴土矿。
锈蚀鉴定:瓷器的锈蚀主要出现在出土或出水瓷器的釉面上,主要以元代以前的老窑瓷器为多,明、清以后较少。其主要特征为出土瓷器釉表面或露胎部位出现轻重不等的土锈腐蚀痕迹,出水瓷器则表现程度不一的水锈侵蚀痕迹。这些锈蚀会因地下或水下酸、碱、盐等环境不同而锈蚀症状不同程度不同。现在造假者也人为制造假锈蚀,但经清洗、液洗刷,或高温煮沸,这种假锈蚀会清除干净,而真锈蚀清除。另外古瓷锈蚀由于出土于墓葬或地下,水洗后能问到葬腥味或脏气味,造假者的锈蚀则有刺鼻的酸碱味。现在老藏家对锈蚀鉴定都有经验教训,新藏友对锈蚀鉴定应该了解和熟知,减少上当受骗。
传统经验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古瓷器的“五大特征”(即造型、胎釉、纹饰、工艺、款识)或者“七大特征”(即造型、胎质、釉质、彩料、纹饰、工艺、款识)的比较辨识来对古瓷器的窑口、生产时代、官民窑区别以及真伪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和判断。鉴真伪,即识真与辨伪。这是鉴定工作的步。识真是指研究、分析、比较、确定古瓷的主要特点和时代风格。辨伪是指了解瓷器作伪的各种手法,与真品的区别,以此来辨别赝品。仿古作伪瓷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胎体过重或过轻;胎釉质过细,轮廓线条生硬;彩太鲜;纹饰描绘不自然;笔力拘谨,线条不流畅,线条粗细不匀等。用眼来观其造型和纹饰,辩其胎釉色泽与厚薄,审其器足及款识,又要将其摩挲以别粗细,用指叩敲以察音响。这五方面要素缺壹不可,切不可偏执壹方,谨据局部或偶然巧合而妄断时代。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简言之,可以这样说:“造型为根本,胎釉是关键,纹饰辩时代,款识察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