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公司行业:古董
-
服务项目:鉴定拍卖服务
-
种类:瓷器
-
适用范围:一二线城市
-
公司区域:上海
至于对窑口的鉴定,宋代以前的瓷器,须根据其烧窑遗址发掘出土的遗物,进行比对和印,比如一些窑口明确的老瓷残片,就是好的学资料。元代及以后,除了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窑外,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北方地区仍有一些瓷窑在烧造。不过,青花瓷都是景德镇窑的产品,这点无需再断。但是,其他品种的瓷器仍需要对其产地进行研究和判断。卵白釉器是元代景德镇在宋代青白瓷生产的基础上烧造的新品种,其釉恰似鹅卵壳,泽匀净,无开片,釉质紧密光润,胎体厚重,多数有印花装饰。卵白釉器的产量远比同时期的红釉、蓝釉器为多,主要是由于元朝“国俗尚白”,皇帝对景德镇烧造的“洁白不疵”的瓷器,有着某种嗜好。据成书于元文宗时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五《中书耶律文正王》传记载,元朝确有“国俗尚白”的风俗:“己丑,太宗即位……诸国来朝者,多以冒禁应死,公(耶律文正)言:‘陛下新即位,愿无污白道子。’从之。盖国俗尚白,以白为吉也。” 根据《元史·舆服志》记载,蒙古帝王的旌旗、仪仗、帷幕、衣物常为白。在忽必烈身边任职多年的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曾记述,每逢春节举国皆白,四方都贡献白布、白马,时人互赠白礼物以为祝福。又据元人彭玮在《辍耕录·跋》中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甲申,桑哥为相,与江南浮屠总摄杨辇真珈相表里,嗾僧嗣古妙高上言,欲毁宋诸陵。明年乙酉正月,桑哥矫制:‘可其奏’,于是发诸陵,实利其殉宝也。又哀诸帝遗骸,建白塔于杭故宫曰‘镇南’,以厌胜之。”可见元代尚白内涵之,既有镇邪、吉祥之意,又能表达一种崇高的礼节。
石子青——又称“石青”,明代中期晾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使用的一种料。产于今江西上高,发浓中带灰。珠明料——产于云南,由钴土矿煅烧而成的青花料。清代景德镇青花瓷器所用的主要青料,发鲜明青翠。拉坯——把坯泥置于辘轳(即轮上),借辘轳旋转之力,用双手把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这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这一工艺过程称为拉坯。盘、碗等圆器拉坯方法成型。利坯——拉成的坯半干时,置于辘轳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这道工序称为利坯。
器型的时代性。例如:青瓷谷仓瓶,于六朝时代有;元代盖罐,盖子大多为荷叶形;球星熏炉一般是宋代而以宋代居多;鼻烟壶都是清代或清代以后制品;双联瓶、五联瓶,都是清代乾隆以后的。瓷器制作在长时间发展的过程中,因时代、地区、窑口,在取用瓷土、制作工艺灯方面不同,变现出的胎釉特征不大相同。首先是胎质。古代至此工艺是在手工方式下进行的,宋以前的瓷器,胎子大多为灰、灰白、紫灰、橙黄、米黄、褐红等,这种情况直到宋代才有改变。宋元时景德镇等南方瓷窑烧制的青白瓷,胎体薄,胎质白,制胎工艺有很大进步。另外,元代瓷器器底多数不施釉,火石红现象很多,明代少量出现,清代基本消失。以上这些特征,是瓷器鉴定的要点。所谓涩、滞、燥与润、滑、爽,每一个字都是一片天地,每一个字都是经验、汗水甚至泪水的结晶!要品味出其中的真意、深意和精意,一定需要成千上万次地反复上手、揣摩、总结、凝练、提纯。其次,瓷器的衣着亦即釉质也决定着瓷器是否出汗和出汗的多少。总的趋势是,透明釉比乳浊釉易出汗,玻化度高的比玻化度低的易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