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公司行业:古董
-
服务项目:鉴定拍卖服务
-
种类:瓷器
-
适用范围:一二线城市
-
公司区域:上海
第二个是看釉面。瓷器的施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着。北宋之前,所用的釉是石灰釉。这种釉与胎面的粘着力不强,因此,施釉较薄,有流淌,还易剥落,这也是鉴识的一个要点。像鉴识唐代的彩釉器,一是看釉有否流淌,看与之间是否有因为流淌而产生的交融,二是要注意晚唐以前的彩釉器常会出现的釉面的剥落和开裂,此外,唐瓷一般在放大镜下均可看到细小的开片,而这种开片又不可太明显,如在一米开外就可见到,那么,这就是个仿品。
岳州窑青釉划花莲瓣纹盘口瓶宋代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基,创制了梅子青釉,使其成为青釉中的代表,也为龙泉窑的佳。龙泉窑青釉盘口瓶明代永乐时白釉负盛名,其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质细腻。但有厚薄不均的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或肉红的现象,这一特征是其他瓷器所没有的。清代康熙时的瓷釉,也因袭了白基调,其胎质纯净,胎细白,如脂似玉。相对于古瓷,新仿瓷的釉面则光彩刺目、隐现浮光。虽然久藏古瓷初启封时也会光泽如新,但其釉与用现代工艺烧制的釉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这需要更的釉知识来鉴别。
动物图案。瓷器上的动物图案,有龙、凤、麒麟、朱雀、 狮、、等神和野兽类;牛马羊、鹤雁鸟、鱼鸭等家畜和飞禽,以及水禽类。在此仅以龙纹为例:龙纹早出现在唐代瓷器上,其形象似兽状,龙首有角无须。宋代以后为蛇形,身、尾渐细。元代龙身细,头尾小,爪瘦劲有力,以三爪居多。明代龙两只眼睛点在同一侧面,龙嘴向前突出,称为“猪嘴龙”。多数为张嘴龙,五爪刚劲,为“风车爪”,腿部带火焰纹,龙发竖直向前飘动。明代龙纹种类有龙穿花、海水龙、云花、飞翼龙、游龙、龙凤纹等。成化时的夔龙,尾巴似香草,分叉、卷曲,又称“香草龙”。嘉靖时出现正面龙。清代部增大,牙齿减少,形长角,无颈,龙发向后披散,身子较粗胖,爪似鸡爪。明清时期,龙纹被大量用于各类瓷器装饰上,装饰方法有刻、印花和堆塑、绘画。在绘画中按用料的不同,可分为青花、五彩、斗彩、粉彩、青花抹红等;以颜不同又分为白地绿龙、白地蓝龙、白地红龙、蓝地白龙、黄地绿龙、绿地紫龙等。以上龙纹特征,是鉴定明清瓷器时代和真伪的重要依据。用眼来观其造型和纹饰,辩其胎釉色泽与厚薄,审其器足及款识,又要将其摩挲以别粗细,用指叩敲以察音响。这五方面要素缺壹不可,切不可偏执壹方,谨据局部或偶然巧合而妄断时代。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简言之,可以这样说:“造型为根本,胎釉是关键,纹饰辩时代,款识察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