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新老瓷器鉴别拍卖

名称:长宁新老瓷器鉴别拍卖

供应商:中国古董古玩艺术品交易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手机:19564183623

联系人:王经理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93054176

更新时间:2023-07-16

发布者IP:36.4.243.10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公司行业:古董
服务项目:鉴定拍卖服务
种类:瓷器
适用范围:一二线城市
公司区域:上海

  当代文物市场常见元代卵白釉瓷器仿品。新仿器胎体较薄,胎质细白,像现代的白釉瓷器,其印花纹饰和铭文很清晰,与胎体厚重、失透的卵白釉瓷相比,相差甚远。市场上还常见两种“枢府”款瓷器:一种是通体蓝釉大梅瓶,肩部有以白釉为地、青花款“枢府”二字;另一种为白釉大梅瓶,肩部有青花款“枢府”二字。此两种大梅瓶,结合胎釉分析,为现代臆造品。从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在景德镇南河南北两岸窑区遗址出土的卵白釉瓷器,均为盘、碗之类的官府用品、民间用品,或是高足盘之类的祭祀用品,不见梅瓶之类的大器。另外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各地发现有不少元代卵白釉瓷器的残片,景德镇窑址也大量出土有卵白釉盘、碗的残件标本,或光素无纹饰的盘、碗,这些流散民间的残件有些被造假者利用,将残器的底足砣下来,把老底接在新胎上烧成新器型,或在光素无纹饰的盘、碗上彩绘新纹饰,收藏爱好者如果经验不足以器底为鉴定标准,易被误导上当。

  南宋以后,改施石灰碱釉。这种釉粘着力强,可以施得很厚。所以南宋以后的瓷器,如哥窑、南宋官窑、南宋龙泉窑等的器物釉就显得肥厚滋润,放大镜下还可见到未熔的石英颗粒。另外,从釉面看,从中表现出来的很多特征都有利于鉴别。像宣德、雍正等朝的瓷面都可见桔皮纹,乾隆单釉器胎釉结合处的釉面可见细小的锯齿痕,万历、康熙青花的釉面常可见指捺水印纹,晚清几朝瓷器的底面釉上均可见高低不平的状况,俗称“波浪釉”,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观察釉面所提供的鉴识依据。所谓涩、滞、燥与润、滑、爽,每一个字都是一片天地,每一个字都是经验、汗水甚至泪水的结晶!要品味出其中的真意、深意和精意,一定需要成千上万次地反复上手、揣摩、总结、凝练、提纯。其次,瓷器的衣着亦即釉质也决定着瓷器是否出汗和出汗的多少。总的趋势是,透明釉比乳浊釉易出汗,玻化度高的比玻化度低的易出汗。

  知识储备:了解中国从商周原始瓷开始,到东汉烧制出真正的硬度高、吸水低、烧成温度达1300℃瓷器的发展历史,了解中国历代烧制窑址,是唐、宋以来南、北各大名窑窑址及烧制历史年代。比如唐代四大名窑为南方浙江越窑、湖南长沙窑、北方河北邢窑、河南巩县窑。宋代五大名窑河南汝窑、官窑、钧窑,河北定窑,南宋官窑、哥窑。其他景德窑、龙泉窑、吉州窑、建窑、鲁山窑、磁州窑、耀州窑、淄博窑等南北方主要窑口。要知晓釉下彩瓷是唐代长沙窑的创烧。青花瓷唐代创烧,元代发展。五彩瓷元代创烧,明清发展。斗彩明代宣德创烧,成化发展。粉彩瓷康熙晚期创烧,雍正、乾隆发展。这是瓷器烧制历史发展概况。要想了解这些知识,《中国陶瓷史》是必读书籍,要求收藏者对相关书籍杂志广阅多读吸取营养。笔者九十年代早期有幸获得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史》、《中国陶瓷》,上海朱裕平主编《中国陶瓷鉴定与欣赏》,匋奚主编的《古玩鉴定与辨伪》等书籍。通过自学熟读以后获益甚丰,以及以后《收藏家》、《收藏》、《中国收藏》、《收藏界》等杂志。一九九五年由国家文物主编出版的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等数百本相关书籍阅读,使自己在瓷器收藏方面知多识广。有了的知识储备,方能在以后的收藏实战中做出先人一步的准确判断,机会都会留给有准备者,这是成功收藏基本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