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杂质:玉内不会有气泡气眼,但是硝子体内却有气泡气眼。有时因半透明的色而不易被观察到,有时因硝子质量好而气眼极少。但作为鉴别来说,不找到证明是不能罢休的。有时我们可以从表面进行检验,如有沙眼者即气泡在表面的表现,也可以证明是硝子,因为白玉是没有这种特点的,对于内部的气泡亦可在强光下检查而得出究竟。
比重:玉的比重在2.9~3.1之间,硝子在2.5左右,相比之下硝子要轻飘一些。6.声音:玉声凝重,而硝子声清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通过轻轻的碰击,从玉和硝子所发出的声音不同来给以识别。
至于机械抛光的特征,很明显是既不同于老工的打磨,又不同于新工的手工打磨,不容易混淆。由于机械打磨的强度决定了机械抛光没有老工手工打磨那样的平面和凹坑的相对应形态,也不同于新工手工打磨那样的凹凸不平的形态,显微照片上可以见到机抛面是划一的平面,没有对应反差的光泽。甚至于用酸咬等拙劣的手段仿制古玉的问题等,也就暂不展开。注重部的剖析,是为鉴定整器服务。笔者仅以这些文字加部分图片,很难面面俱到,况且新事物让人很快理解透彻本来就是奢望的。但以一种的角度来表达一种见解,企求抛“石”引“玉”。希望一家之言得到诸多方家斧正,以求完善。
手工与机械工的刻划痕比较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手工琢刻不同的玉材,刻划痕会有不同:粗、细、深、浅、宽、窄等各不相同的纹线,痕迹有不同,直线的、曲线的、V字型的、U字型的、凹字型的,痕迹都有不同、这些痕迹只能是根据金刚石被敲击而迸裂形成的锋刃的形状而定,从而形成了古玉线槽形状的多样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手工使用工具在工作面上做“两点一线”式的重复运动,就使上述各种不同的线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纹线的沟槽里一定有比较均匀排列的并行长线且线条遒劲有力。而机械工轮式转动的性质使旋转的圆外周与被加工面的N次接触和游离,加上沿纹线移动速度的差异和轨迹掌控的偏离,就造成了刻痕的变化无常,可见到不规则的直线纹和斜行纹或散砂形纹。再因沟槽底相对沟槽两壁有水平差,转动的砣具同时接触槽底和接触槽壁不同水平面的部位,会产生不同的运行轨迹。为了清楚地理解沟底与沟壁的水平差,举例V字型外口砣具,如果不旋转砣具在工作面上刻划,V字型的顶端和两条边的水平差也就保持在相对不变的基准面上。可是,当砣具在旋转中做“两点一线”式运动时,V字型顶端和两条边的水平差在转动中留下的刻痕就不断地产生变化,也就是说,无论如何砣具不可能产生从沟底到沟壁两侧均匀的并行长线!为增加直观的印象,可以看切割瓷砖的痕迹图像,既可偶见到直行纹轨迹,又可清晰见到锯片自旋的斜行纹。
造型是玉器审美的构架,也是决定玉饰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状决定的,其比例权衡要适当。纹饰是玉器的装饰,它的美丑容易被人们觉察和感受,一般来说它服从于器型的需要。造型和纹饰两者都取决于社会功能的需要。纹饰要看结构、章法、繁简、疏密等的处理,凡结构章法有条不紊、统一和谐的就具有鉴赏价值。另外,造型和纹饰一般具有较强的时代特点,不同历史时期的玉器作品其造型和纹饰是不同的。所以,准确地判断玉器的价值,不仅要懂得从美学的角度品评其造型和纹饰的美,还要熟悉和掌握各历史时期的造型和纹饰特点,从而准确地判定它附加的历史价值。对于某些玉器而言,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占其总价值的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