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看毛孔
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坑,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所以那一般就讲汗毛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2,将玉器用铁屑拌在一起,然后用热腊淬之,放置十几天后埋入地下,经数月后取出。经过埋藏,玉的表面会被铁屑锈所蚀,出现了桔皮纹,纹中杂有土斑和深红的铁锈,俗称“叩锈”。3,考古发现明:玉器超过一百多年就会产生沁,所以出土玉器几乎都有沁,很少。玉器受沁虽说需经百年以上才能形成,但由于入土之后所处壤质有别,时间长短不同,玉质不同,受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南方地湿,玉器易受沁变质;北方较干燥,受沁较浅,或有历经数千年不受沁者。
古老的办法,就是拔一根头发下来,绕在玉器上面,再用火燃烧,如果头发断了就是假的,不断的话,那么玉器就是真的了。
3,血沁、朱砂沁。又称血古,古人认为血古为血所沁,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血液时间一长就是红,这种是由尸骨、液、颜料、石灰、红漆、木料、土壤等东西共同沁成的,可将玉器沁成猩红、枣皮红、酱紫斑等,不过,要形成枣皮红和酱紫斑得需要700年以上的时间,朱砂沁,主要受殓葬的朱砂所沁。朱砂沁入玉里的速度很慢,大都附在玉器的纹饰处、镂空等凹陷和粗糙处,将附近的玉皮染。水银沁的水银既来自殓葬水银,也来自土壤中的水银,一般来讲,土壤中的水争不能把玉器沁成半截黑或全黑,所以人们惯将沁成半截黑或全黑的叫做黑沁古,将沁成线状的或小斑点的叫做水银沁,千年以内的水银沁一般不太黑,2000年以内的水银沁不亮,2000年以上的水银沁又黑又厚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