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器,在前些年一直都是属于收藏界比较冷门的古董之一。
翻阅最近这几年国内各大知名拍卖行的拍卖图录,关于古代锡器的拍品寥寥无几。而在一些中低档次的拍卖会的图录数据库中收录到锡器拍品的拍品,同样是屈指可数。这些锡器拍品的估价基本都是无底价起拍,最高的定价也不过几千元到1、2万元的幅度。而成交率不言而喻,成交价自然是比起拍价高不了多少,而且大部分还是逃不过流拍的遭遇。
一般地,从常见的传世的锡器来看,大部分都是一些餐具、文具、茶具及酒具等器皿,其中祭祀器则最为大件。由于古时的日用器物以瓷器为主流,锡器始终是不能替代陶瓷的地位。除此流通使用劣势之外,锡器只剩下雕工可以为优胜者。但较之金银铜器,锡器的雕刻工艺却无法比拟。因此,锡器难以成为大众化的物品。但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祠堂看得到一些用作祭祀的锡器皿,这是因为它的制造成本要比金银铜器低。
在现今的大部分民间古玩市场的商铺流通交易中,古董锡同样是得不到行家们的重视。比如一些用于装水果花生的清末民初锡盖盒,即便是完美全品且有一些透雕工艺也不过千元元而已,一些锡制香炉则更是青睐者甚少。
古时的锡器,还有一个被人们重用的地方。我们平日在收藏市场上,经常见到一些高档的瓷壶的壶嘴镶有锡。这是因为当时的瓷壶嘴断掉了,而用锡器来修补的。为何要选取用锡器呢?因为锡器一方面造价成本相对适中,而且也符合配饰在瓷器上面的审美要求。再者,就是锡器是一种属于毒性不大的材质,对人体无害。
由于锡器相对其他的金属类器物,更为健康卫生。所以一些古代酒壶、茶壶的制造材料除了陶瓷以外,锡器就是第二选择了。因此一些年代相对久远,且其制造者及持有主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非一般人的壶类,价值也是相对其他的锡器要能够得到后人的认可。
笔者在参加前不久的广州华艺国际(原广州嘉德)拍卖会上,预展现场就见到有几件锡器拍品。其中一件估价为10-30万元人民币的锡制三镶壶,无论是在器形还是制造人等方面,都是略胜一般的锡器。
【清中期-锡制三镶壶】
潘才岳评: 这件茶壶的器形为下宽上窄,作拱桥型。为直流,方形把,壶的盖亦作方形,且与壶身嵌合紧密。壶嘴、提钮及壶柄均镶嵌玉石为饰。据拍卖方介绍,它的主胎为紫砂。但因为当时笔者没有上手,从预展橱窗隔着玻璃而看,也就仅仅能够看到外包器身的锡皮。这样的组合壶在藏界,被称为“三镶壶”或“三香壶”。整件器物四平八稳,端庄秀丽。它的包浆非常自然老辣,而且质地明显是要比一般的晚清或者民国时期的锡器用具的颜色浓度要偏纯,不像后期那么亚色。因此被断代为乾隆年间,是非常正确的。壶身题刻为:“绿波香气武夷春晓山”“秋水横桥?画永西溪生”,钤印则是:“杨彭年制”。字体刻工整且错落有致,而且刻画的十分有力度。线条硬朗,气息古意盎然。它的高为7.5厘米,为当时的小壶非常典型标准的尺寸。其成交的价格为437000元人民币,在锡器收藏史上当属为数不多的记录。一方面除了是存世较清末民国更为少量的清代中期制品,更重要的还是为当时名家所制。
征集范围:
名家字画:古代大家名人字画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传世精品官窑器及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高古玉红山、良渚文化,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紫砂壶、名家紫砂制品、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好。
买家构成:海外收藏家、香港、澳门实力藏家,香港、澳门实力投资买家;京津唐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中国三大经济圈商界精英;胡润排行榜百富买家;山西实力大买家;江浙沪、广州、深圳房地产老板;温州商会,温州企业家联合会;赛车俱乐部,游艇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买家等等!媒体宣传和网络展拍结合,打造全面立体的宣传阵容。搭建业内规模较大特色明显的拍卖广场,成就钻石级艺术品交易平台。
公司总部投资买家群体,瑞士联合银行亚洲VIP客户;胡润百富买家;山西煤老板,辽东三省大买家;江浙房地产老板;温州商会,安徽、温州企业家联合会;广州赛车俱乐部,并吸纳了很大一批企业资产进驻公司艺术品保藏计划。2012-2014年买家预投资金8亿元。如果您手上有传世精品,期待和您的合作!
欢迎来我公司考察做访!如有藏品意欲上拍,请将藏品图片发送到以上邮箱, 注明您的姓名、电话,所在区域,我们会在三天之内给您回复!
联系人 :姚经理(销售部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