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字画鉴定 估价

时间:2017-12-28 16:56

  钱维城(1720—1772)清朝官吏、画家。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状元,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书法苏轼,初从陈书学画写意折枝花果,后学山水,经董邦达指导,遂成名手,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曾随乾隆帝在木兰围场狩猎,帝以神枪殪虎,命维城绘图刻石纪事,著有《茶山集》。

  钱维城自幼甚喜绘画,开始从族祖母陈书学习画写意折枝花果,勾描渲染,随类赋形,气联意合,整体协调。后来得到了画家董邦达指导,学画山水。所画山水,山势逶迤,流泉飞泻,烟霭飘浮,水光荡漾。构图井然,意境清幽。山石多用皴笔。他的绘画远学元代四家即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近学清初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徽、王原祁。。《桐阴论画》说他的山水画“笔意亦临摹仿麓台,邱壑幽深,树石灵秀,颇臻妙境。”钱维城投身科举时,很少有人知道他擅长书画,直到状元及第后,在随乾隆的一次狩猎中,乾隆射中一只老虎,于是钱维城受命创作“射虎图”,作品完成后乾隆连连称赞,并下令将此画刻在木兰围场的石头上,从此钱维城在画坛上名声大振。在钱维城的绘画中,带棱角的石形、双勾少皴的树干,以及中锋含蓄的细笔、淡墨勾皴的线条,都存有董邦达的笔意,但他更擅长缜密的用笔和青绿、赭石相间的设色,其中也显示出清初“四王”的流派风格,他的作品经常呈现出来的是一派宫廷富贵的气息。在乾隆的收藏目录《石渠宝芨》中,收录的钱维城作品有160多幅,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钱维城作品的赏识程度。著名的有《九秋图卷》。

  乾隆盛世过后,清皇朝逐渐走向衰落,文化艺术的高峰已过,发展较慢。从乾隆后期到清皇朝灭亡的100多年里,宫廷画家中董诰的作品市场表现最佳。此外,冯宁、方熏、李秉德、沈振麟、屈兆麟、缪嘉蕙、胡桂和张恺等人也有作品流通。

  董诰为董邦达长子。乾隆二十九年进士。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直军机先后40年。其山水禀承家学,雅秀绝尘,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他的《春景山水花卉册》在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品藻如春———清代御笔暨宫廷书画夜场”中以5290万元拍出,刷新了其作品以往的拍卖纪录;《万有同春》册页于2007年7月21日在西泠印社拍卖会上以770万元拍出,2011年6月此册又在北京保利以3910万元的高价拍出,短短4年时间上涨31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