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25 14:33
首先看造型:不同时代,生活习惯、风俗人情以及技术条件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审美标准、,因此不同时代的陶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是瓷器文物鉴定的重要依据。对历代瓷器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形发展的总趋势。了解历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腹、底足,乃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观察,总结规律。因此,只要我们头脑里有了准确的器形概念,善于体会各时代器形不同风貌,对那些貌似的伪品,就能看出差别之处,不致出现“失之千里”的现象,把明代器物看成是唐代产品。
其次看工艺:瓷器装烧方法不同,成型工艺不同,烧成气氛和燃料不同,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明显的特征,成为我们的另一个重要依据之一。例如,而宋代汝窑瓷器采用支钉支烧工艺,烧成的器物通体满釉,器底只留下极小的芝麻状支钉痕迹;宋代定窑瓷器采用覆烧工艺,烧成的器物口沿无釉,俗称“芒口”,这些特征,都应着重掌握。回顾元青花瓷拍卖情景,可以总结元青花拍卖所有的天价都是由外国人创下的。 2003年9月在香港华宜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龙纹扁瓶以583.15万美元成交,创造了中国瓷器公开交易的新纪录。 2005年7月12日,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在香港华宜拍卖会上拍出1.45亿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同时也是中国瓷器拍卖价最高纪录。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高27.5厘米、直径33厘米,罐上画的是战国着名学者鬼谷子一行下山的情景,画风细腻,构图取材自同时期的木刻版画。 元代青花瓷罐“鬼谷子下山” 据说,绘此图案的元代青花罐只有七件,此罐是此前没有任何纪录的第八件。历来古董商非常重视“流传有绪”,此罐来源明确,是荷兰人范·赫默特男爵于20世纪初被派驻北京担任荷兰使节护卫军司令时,在北京买下的。由于元青花瓷尚未得到陶瓷界承认,范·赫默特一直认为此件青花罐是明瓷。20世纪60年代,范·赫默特的第一代后人曾拿此青花罐去估价,专家仍认为是明代青花瓷。此罐自1913年至今一直在范·赫默特家中收藏,此前未被世人所识,所以一经披露,市场兴趣很高。另外,从2005年3月开始,这件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相继在纽约、日本、香港、上海、北京、台湾、荷兰、法国等地进行巡回展览,使得人们对藏品的感性认识不断增加,估价自然也水涨船高。 拍卖当天从100万英镑的底价开拍,有七八人参与竞标。有几位中国着名收藏家也专程前来,希望投标收购这件元代青花瓷。此外还有私人收藏家通过电话竞拍。竞价达到1000万英镑时,还有六七个人在出价。台湾收藏家王定乾估价在800万英镑左右,把最高支撑点定在1000万英镑。经过多轮电话及现场竞拍后,最终伦敦古董商朱塞佩·埃斯凯纳齐以1568.8万英镑,将这个700年前的青花瓷罐拍入囊中。埃斯凯纳齐是目前世界上经营中国早期艺术品的主要古董商。 香港华宜宋经理说2006年10月15日报道,在首届中安翡翠湖杯巴渝“赛宝会”第二场免费鉴宝会上,重庆市民杨先生花3000多元淘到一件“鬼谷子下山”纹青花罐,被国家权威专家鉴定为明代真品。 据《经济参考报》2006年7月19日报道,自2005年7月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在香港华宜拍卖创下1.45亿元人民币的中国艺术品拍卖最高价后,元青花在拍卖场上的价格扶摇直上,成为鉴藏界瞩目的焦点。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10件白瓷器,是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白瓷器,有碗、杯、三系罐、系罐、长颈瓶等。
唐代(公元618-917年)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 、三彩瓷;以及湖南长沙窑的复彩瓷均有较大的发展。其中,长沙窑的瓷器在亚非13个国家、73个地点都有出土,说明它的影响遍及国内外。从其产品中的胡人雕、椰枣、棕榈纹样及书写阿拉伯文等方面来看,可能出现了专门为外销而生产的瓷器。
宋代(公元960-1279年)在唐代的基础之上,出现了“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并称于世的现象。元代(公元1279-1368年)是中国瓷器生产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帝国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和饮誉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最为突出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两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最鼎盛时期,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高峰。景德镇作为“瓷都”的确立,使景德镇窑统治明清两代瓷坛长达数百年,直至今日。当时,各种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是景德镇制瓷水平的突出代表。
青花瓷一般指的是由钴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作画,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呈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瓷。青花瓷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它一经在景德镇出现,就以极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发展,成为生产的主流达数百年之久,并远销国内各地及亚、非诸国;釉里红是用铜红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绘以纹饰,在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呈釉下红彩的瓷器。釉里红的烧成难度大,成品率底,尤其是色纯正者少。釉里红呈色鲜艳,白地红花引人瞩目,极受人们的欢迎。
现在除了元青花以外就是钧窑当年钧窑在香港华宜。 2013年在11月20日结束的香港华宜秋季拍会“雅瓷秋硕——近现代陶瓷”专场中,当代钧瓷艺术家任星航、刘红生的两件作品高价成交。其中,任星航的作品“葫芦瓶”以含佣金近280万万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去年其作品的拍卖记录。刘红生是青年钧瓷艺术家,其作品更具有当代钧瓷审美风格。本次拍卖的作品“螭龙画缸”是刘红生设计的代表器型,是经典的钧红釉色,原估价为5万—6万,最终以82000元价格成交,这样的成交价对于首次亮相嘉德这样高规格拍卖会的艺术家来说,是相当值得肯定的,这样的价格也是对他前一阶段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的钧瓷作品个展的一个很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