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明弘治青花瓷在拍卖会场上以千万价格强势亮

时间:2018-01-25 17:15

  明弘治青花瓷

  器物胎体规整,修胎不如前朝精细,底多上釉,仅瓶、罐、炉多为砂底;盘碗等器物有塌底现象,圈足一般低矮,没有高底足器物。圈足光滑圆润,露台处有窑红,器物底部釉面由早期的白色过渡为灰色,到后期呈亮青色。

  官窑器胎质与成化青花瓷相同。器物圈足比较光滑圆润,足墙较成化时矮,内墙直立,深浅不一。盘碗下榻或凹底,个别甚至致使足接触不到台面。釉汁纯净,浑厚的卵白釉和青白釉较多,特别在聚釉处闪淡淡的青色,釉面肥厚滋润。

  民窑器前期胎质细腻轻薄,后期渐趋厚实。釉色有三类:1、肥厚莹润,呈淡湖水青色;2、釉较薄,呈青绿偏灰色,光亮透明;3、卵白色釉,腴厚凝脂,透明度差。挖足比成化时略浅,足较矮。

  弘治朝的装饰纹样沿袭前朝,较为简单,以龙纹为多见,有五龙、九龙、团龙、云龙、飞翼龙、海水龙、穿花龙、荷塘龙、双龙戏珠等。动物纹还有海八怪、海马纹、海水瑞兽纹、狮球纹、松鹤纹、松鹿纹、松鼠葡萄纹、花鸟纹等。植物纹有折枝花果纹、石榴纹、莲荷纹、玉兰纹、菊花纹、芭蕉纹、栀子花纹、灵芝纹、牡丹纹、月影梅花纹、忍冬纹、如意云、莲瓣纹。

  人物纹有高士图、婴戏图、仕女纹等。还有吉祥语、诗文、梵文等。龙纹和前朝比较有变化,整体线条简单,龙身细、龙嘴变长、龙爪无力、眼睛大。所绘莲池游龙有特色,莲池游龙又叫荷塘龙,是摹仿宣德时期的纹饰,从构图上看游龙处于莲池中显得不太协调,后代少见。

  弘治朝的官款大都是“大明弘治年制”双行六字楷书双圈款,六字间青花瓷坛距疏朗,笔画柔和纤细,一改成化款硬朗遒劲的字体,没有成化的双框方款。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书款。民窑有“壬子年造”方款、“大明年造”方款,“福”字方款和银锭图案款等。

  明代弘治(公元1488—1505年,明孝宗朱佑樘年号)朝,前后共十八年前。史料记载,官窑的烧造活动不多,曾几度停烧青花瓷,但民窑的生产并没有受到官窑的影响,各种青花瓷生产仍然较多。弘治青花瓷从器形、纹饰到色彩都是继承成化青花的风格,因此,古陶瓷界历来就有“成弘不分”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