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24 12:02
清穆宗,爱新觉罗氏,名载淳(1856—1874年),咸丰病死后继位。在位十三年(1861—1874年),患天花而死(另一说为患梅毒而死),终年十九岁。葬于惠陵(今河北省易遵化县西北)。同治帝载淳,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其母为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公元1861年七月咸丰病死后,他于同日在灵柩前继位,改年号为“祺祥”。
收藏家协会近日在会员艺术品展览交流中意外发现一枚罕见的清代同治年间错版钱币。这枚清穆宗同治年间1862年浙江宝浙局的“同治通宝”字模颠倒铸币,经国内著名钱币专家张志超鉴定,确认为清同治年错版币,属国内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该币为铜质,直径1.9厘米,字体为楷书。错版之处是:币面的横排“通宝”两字,左右位置颠倒,字形上下倒置。据张志超解释,出现此种错版币,是制币时模具有误,发现后将错版币销毁,偶然遗留下了一二枚,后流落于民间。
所谓“牙样”,又称“牙雕祖钱”,或“象牙雕母钱”,是一种用象牙刻成的钱币的样钱。每当朝廷要启用一个新的年号时,就要开铸一种以新的年号为钱文的制钱。户部在新铸这种制钱之前,就要把设计好的钱币样品恭呈皇帝御览。这种样钱是用象牙雕成的,所用的象牙是一种高贵的“血牙”,即活生生猎杀的大象的牙,与一般市场上买卖的象牙大有不同。这种“血牙”色黄,有浑厚凝重的质感,还有“雀丝纹”。
同治通宝”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先铸行。但因铸钱亏损等因,铸造很不正常,常见的仅有“宝泉”(户部)、“宝源”(工部)、“宝苏”、“宝浙”、“宝昌”、“宝川”、“宝桂”和“宝东”等局,其余很少发现或仅见部颁样钱。“同治通宝”面文华文宋体、楷书互见,各局所铸,巨细、轻重七零八落,一样平常径为22毫米左右,重约3克,铜质较差,铸工不精。
同治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清朝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铸造。版式类似“康熙通宝”,“乾隆通宝”,有苏,川,云,源。昌,桂等记局,但铸量较清朝前期钱已有大减。如宝陕,济,伊,武,福,南,黔,广,晋,阿克苏等局仅见与部颁样钱。
穆宗同治年间铸。因咸丰大钱造成杂乱,平钱用途日减,致使许多省局停铸,此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济云广桂巩川东武台陕南晋黔,伊犁,阿克苏,此钱铜差质轻,一样平常径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发现一枚背满华文,宝东钱,径2.5厘米,重5.5克,以辅西氏古钱大辞典,套子钱20品描图之缺,重宝面文同小平钱,背有计值者,径2.3--3.8厘米,重6--12克,传世当十个体局较少见。
近年来,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银元也日渐走俏,且价格一路上扬。尤其是珍品银元,在藏品交易市场上表现异常活跃。银元是大众收藏品,收藏者有一定数量,前期国内各区域都有实力型买家介入板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场供货量,导致其价格快速走高。同时,它的价值也在同步上升。从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预计后期它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目前已有买家出价200万。
经过十余年的培育,以机制币为代表的钱币拍卖市场终于在大放异彩。即便与海外市场相比,当前内地市场亦不逊分毫。收藏者、投资者群体的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对藏品追求更苛刻,在珍、稀的前提下,更看重藏品的完美品相和未来价值。
致力打造一个更专业、更优秀、更优质的平台
拍卖出手(藏品成交价位高、时间周期略长)
私下展销活动出手(价格灵活、时间周期不定)
温馨提示:本公司不提供收购、上门服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长按扫码添加本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