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24 11:29
清代钱币。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年)。钱径2.5-2.7厘米,重3.8-5.5克。钱面文字“康熙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康熙通宝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是户、工两部所造。另外一类是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康熙通宝有小平及当十大钱。钱文真书体,直读。除宝源、宝泉二局以满文纪局外,各省均以满汉字纪局名,穿左铸满文,穿右铸汉文。各省铸钱均为小平。折十大钱为宝源局所铸,面文离郭隔轮,背满文宝源列穿左右。
清政府下令停铸上代“顺治通宝”钱,而改铸“康熙通宝”钱,并规定以后凡是嗣位改元,所铸钱制皆如此例。纵观康熙一朝,在全国共开设铸钱局二十四处。由于受当时冶铸工本和钱币私铸等问题的影响,每一文康熙钱曾分别重一钱四分、一钱、七分,这样一来便产生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大、中、小三种不同重量的“康熙通宝”钱。康熙钱的背文除工部、户部所设的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均为满文外,其它外地各钱局鼓铸的通宝钱,其背文左为满文纪地,右为相应的汉字纪地。后人为收藏和研究方便,将满汉文纪地的局名编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押韵、顺口的康熙钱“背文诗”。诗云: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
康熙通宝尚有俗称的罗汉钱,相传是年羹尧熔黄金罗汉所铸,色泽呈金黄色,康熙的熙字较通俗写法少一竖。其中有背大清及龙凤纹饰的宫钱,为珍藏家所钟爱。尚有福建宝福局于康熙60大寿时起铸有背穿干支的贺寿钱,每年一品,直至1722年康熙帝晏驾,一共十年,共得十品,存世有数。尚有雕母,样钱流世。
我国自宋以来就接纳翻砂法铸钱,每当出新钱,就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镌刻成钱模也就是雕母或祖钱,铸钱时用祖钱作模,翻铸母钱。雕母钱文细腻,字口深峻,每个字的笔画都很是清晰,绝无粘连模糊,而且笔画比同版本的流通钱要细瘦,从细部看还保有手工镂刻的痕迹。清代钱币数目之多、版别之重大,远远凌驾了以前的各个朝代。清代的雕母钱,我们常见有“康熙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同治通宝”等。
清代钱币的特点:一个天子只用一种年号线,虽然铸量大但形制较量简朴;除个体破例,所有的年号钱均称通宝。普遍做法是把天子的名号以华文铸在正面,而将各个钱币铸局的字名以满文铸在钱币的反面。雕母钱是不加入流通的,存世量很少,因此很具有珍藏价值。
雕母的文字细瘦高挺,字口深峻,笔画刚劲有力,全身经由详尽修整,无铸造痕迹且铜色金黄。从细部看还留有手工镌刻的痕迹,雕母的特殊价值在于数目特殊希罕。母钱:用雕母所翻铸出的钱叫做母钱,翻铸好的大批母钱经由工匠打磨加工后就可以再次翻铸通俗流通钱了。
致力打造一个更专业、更优秀、更优质的平台
拍卖出手(藏品成交价位高、时间周期略长)
私下展销活动出手(价格灵活、时间周期不定)
温馨提示:本公司不提供收购、上门服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长按扫码添加本人微信